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剩餅餘魚 加入我的百寶箱 轉寄好友
從「傳道書」看人生(一)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所羅門王一生享受極盡的榮華福樂,然而他卻不用王者身份寫傳道書,乃以傳道者自居,據他所得的智慧看穿人生真相,覺悟到:在日光之下,萬事都是虛空,又如捕風,唯有神,能填補人生的虛空。世上唯獨死亡是最平等的,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而人有三種的死──靈死、身死、永死......。 (joy 摘要)



神賜永生真寶貴
何須兩把捕清風


傳道書共十二章,是所羅門王所作的,在聖經中列為智慧書之一。作者有著名的智慧,並擁有富強的王國。其一生極盡榮華福樂的享受:黃金、美人、高車駟馬,應有盡有,豪奢無比。以世人眼光看來,他應該對人生感到滿意而自豪了。然而,他所寫的這本傳道書,卻不用王者的身份,而以傳道者自居。根據他所得的智慧,看穿了人生萬事的真相,而覺悟到在日光之下,萬事都是虛空,又如捕風。全書說到「虛空」共三十二次,「捕風」九次,以致虛空的氣氛瀰漫於全書的字裡行間。但為何不定名為「虛空論」,而名為「傳道書」呢?就是因為要在虛空中,傳出重要的道理來。道就是神,故書中幾乎章都提到神的作為。有神,能把人生的虛空填補了、轉變了。神既是「使無變為有的神」(羅馬書四章17節),當然也能使虛空轉變為不虛空。這就是傳道書的主要意義。

茲從本書每章摘取一節重要經文的涵意,作十二句,恰成七絕短詩三首,並以這十二句順序分段闡述其大意,當然不足概括全書的精義。但藉著聖經的亮光,從屬靈的角度,對人生的重要問題,或能提供一些合理的看法。


人生萬事總虛空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一章2節)。作者用開門見山的有力筆法,重複地強調「虛空」,首先予人以深刻的印象。繼而指出人生是勞碌的,自從始祖犯罪就開始終身勞苦的生活,起先僅為謀生,汗流滿面才能餬口;以後世事紛繁,慾望增多,追求的範圍亦擴大,故勞碌亦成正比的增加了。所以住在繁華城市的人,比住在山區鄉村的人更加勞碌,因為物質惑既多,追求滿足生活的慾望亦加強,故除了正當的勞碌之外,還有為尋求罪惡快樂而勞碌,為追求虛榮浮華而勞碌,於是熙熙攘攘,日入仍不得息。「虛空」並不在於榮碌的本身,而在乎人過了一生榮碌之後,仍無法保存其生命及其所有,到頭來還是以死了之。故說「有什麼用處呢?」先知摩西亦有同感,他說「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有的人勞苦一生而不得享受安樂,縱有人能享受多少,亦終為死神所奪。有人千辛萬苦,打算得有好處,但又難免遇熬煎地步。人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自誇為創造時勢的英雄,亦終為時勢之犧牲者,歷史所留下的陳跡,都是「虛空」的註解。一代之雄,而今安在?後之視今,亦猶今整視昔。不但人類如此,聖經亦說:「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那叫它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能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馬書八章20、22節)。這是因為罪惡入了世界,故世界一切受造之物都受敗壞的轄制,虛空是敗壞的結果,罪惡是敗壞的原因。人犯了罪,地也受了咒詛,一切受造之物都受了連累,失去了原有獨立自由存在的光榮,所以歎息勞苦到如今。但它們仍指望能夠脫離轄制而享自由。物猶如此,何況人類!豈不更當盼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以享受神兒子自由的榮耀嗎?而解脫之道,只有信靠神所差來的救主耶穌基督,釋放我們在罪惡中的捆綁,粉碎敗壞的轄制,正如聖經所說:「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為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這就是解脫虛空的唯一方法了。


不論智愚一死同

「可歎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二章16節)。世上原有許多不平等的事,唯獨死亡是最平等的。「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來書九章27節),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六章23節)。人人既都有罪,故人人都有死,這是與生俱來的命定,而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九章27節)。有人說:神本有好生之德,為何使人死亡呢?其實並非神使人死亡,神乃是使人存活的。祂早在舊約起誓說:「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唯喜悅惡人轉離所作的道而活……你們轉回,轉回罷,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以西結書三十三章11節)。在新約時代又重申祂的旨意:「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三章9節),這就是神愛世人的心腸。聖經指出:「罪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五章12節)。可知死是世人自己犯罪墜落的結果,是起初誤用了自由意志,選擇惡者的道路,而失足成了千古恨。神已在呼喚罪人回轉,回覆罷!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這個「回轉」,是出死入生的轉捩點,也是神對世人出於愛心的期待。

人有三種的死──靈死、身死、永死。「靈死」是指人的靈性與神的生命隔絕。靈性本是真神所賜的(以賽亞書四十二章5節),是人對神發生「直覺」信仰的重要部份。故「靈死」即人的靈性與神處在隔絕和反叛的狀態中,也就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以弗所書二章1節)。此即人類最致命的傷害(創世記二章17節),於是「身死」亦接踵而至(創世記五章5節),死後的「永死」,就是永遠滅亡。聖經指出這「永死」的狀態是:「他們要受刑罰,就是永遠沉淪,離開主的面和祂權能的榮光。」(帖撒羅尼迦後書一章9節);又是:「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啟示錄二十一章8節)。須知這「硫磺的火湖」,本來不是為世人預備的,乃是為魔鬼及其使者預備的,叫做「永火」或「永刑」(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1、46節)。因為魔鬼是永不能悔改的惡靈,是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羅馬書九章22節),故神為牠預備火湖是合理的,必要的。神要在實現新天新地之前,必須先毀滅魔鬼及其使者,更是合理的措施。但是,神對人類則在萬古之先就預定救贖的政策,這救贖法已由祂的愛子耶穌基督降世,完全實施而成功在十字架上了。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的過犯死,又為我們稱義復活了(羅馬書四章25節),這就是神賜給世人出死入生的大恩典。無論何種罪人或罪魁,他若不像魔鬼那樣不可救藥,而能幡然回轉過來向神悔改,並接受而且信靠那愛我們,甘願為我們捨身贖罪的耶穌基督,為唯一的救主,就不定罪。於是「靈死」可得重生(約翰福音三章5節),「身死」亦能復活(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2節),「永死」就可以逃脫了(啟示錄二十章6節)。神是慈愛的,願意萬人得救,不至滅亡,故為世人預備這樣大的救恩,祂不是預定我們受刑罰,乃是預定我們藉主耶穌基督得救(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9節)。只要人肯回轉悔改,信靠主耶穌,人人都能得救。須知「永死」是可怕的,陰間極其殘忍(雅歌八章6節),火湖極其慘酷(馬可福音九章48節),這是人死後才能經歷的。但在生前亦能預知,因為是聖經告訴我們的(路加福音十六章23、24節;啟示錄十章10節)。這樣,難道我們偏偏要到那個可怕的地方嗎?




(摘自郭子嚴撰《郭子嚴長老專輯》:聖靈報第二○四期,1983年9月,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