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冊 第五課【天國的比喻】
  • 引言
     
    門徒進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馬太福音十三章10-11節)。
     
    主耶穌在世傳道時,所設的比喻,一般認為,真正算為比喻的約卅多個,屬於象徵性的原則有百處之多。耶穌設比喻乃是為了表達天國信息的特色(馬可福音四章34節),這是祂信息中最吸引人的部分。當講道的內容在人們記憶中模糊後,比喻所留下的畫面仍然銘刻在人的腦海中,一篇教訓可能無法突破我們頑固的意志,但一個生動的比喻,卻能使人完全放棄對抗的態度。
     
     
    一、比喻的定義與目的
     
    1、定義:
     
    根據「聖經中的比喻」一書中的定義,可指「一個世上的事物,含有天國的意義」。一般比喻有並置、比較、類推的意思,故與事實有相似之點,它不是神話或寓言,所以其包含的因素:
     
    a、必須是合乎情理的事物、事件或俗例,如:撒種、撒網、藏寶、尋珠、迷羊、蓋樓、結婚、筵席……等。
     
    b、比喻有「地上、屬靈」兩重層次的意義,所以需要解釋,才不致偏離本意。
     
    c、通常都有一個主要的意義。
     
    2、目的:
     
    a、使人容易領悟,不易遺忘。
     
    b、將真理隱藏在比喻裡,使誠心追尋者可以領會其中的意義(馬太福音十三章10-11節)。
     
    c、間接表達嚴厲的責備,可緩和反對者的情緒,使之暫時不加害耶穌(馬太福音二十一章45-46節),亦能使敏感問題不致造成衝突。
     
     
    二、解釋比喻的原則
     
    我們解釋比喻的意義,應如用鑰匙開鎖,從金庫裡取出珠寶來;切勿旁敲側擊,而得不著真理的奧秘,反而會曲解真理,故當留意下列幾點:
     
    1、先瞭解其主旨所在,勿以旁意為主意。主要中心意旨既能抓住,則旁意自能相合。
     
    2、要看清上下文的記述,察明為何用此比喻。有時可直接得知正意,如:「路加福音十八章1-7節」是勉勵祈禱不可灰心。
     
    3、解釋正意要與上下文自然地符合;解明後,必使人無異詞才是正解。
     
    4、解釋比喻以符合真理為原則,要知道真理不能被比喻更改,比喻是幫助真理的發明,不
    可喧賓奪主。
     
    5、比喻解釋的應用,若推測過於細密,勉強牽引或拘泥形跡的尋求,就易節外生枝,產生
    誤導。
     
     
    三、天國的比喻
     
    馬太福音十三章共有七個比喻,是主在同一天講述的。前四個比喻是在船上向眾人說的,後三個比喻,是離開眾人後,在屋裡對門徒說的(馬太福音十三章1-3、36節)。七個比喻可分為兩部份:前四個比喻應驗在使徒時代早雨聖靈的教會,後來因異端邪說,風俗參雜而變質;後三個比喻乃應驗在現今晚雨聖靈建設的教會。這七比喻雖簡短、淺白,卻是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都發明出來(馬太福音十三章35節)。
     
    (一)撒種的比喻(馬太福音十三章3-23節)
     
    1、內容:撒種的人撒種時,有落在路旁、土淺石頭地、荊棘裡、好土裡,其結果不同。
     
    2、主的解釋:落在路旁的指聽道後不明白,被魔鬼奪去信仰,因此未入信。落在石頭地上的是人聽了道,立刻很高興地領受,但他的信仰沒有根基,遇患難、逼迫就離道不信。落在荊棘裡的是聽道明白後,雖然信了道,但被世上的事迷惑,使他的信仰停留在不能結實的地步,是掛名信徒。落在好土地的就是一般好信徒,心地誠實善良,有好信仰,又能結出很多果子。
     
    (二)稗子的比喻(24-30、36-43節)
     
    1、內容:人撒好種後,睡覺時,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那田。長苗吐穗時顯出來,田主的僕人向主人報告。主人不同意拔出稗子,以免傷害好麥,等收割時,才吩咐收割的人將稗子留著燒,麥子要收在倉裡。
     
    2、主的解釋:撒好種的田主是人子耶穌,田地指世界,好種指天國之子,稗子是惡者之子(做惡、絆倒人),仇敵是魔鬼,收割的人指天使。丟在火爐指著下地獄。收在倉裡指義人在天父的國裡,要發出光像太陽一樣(36-43節)。
     
    (三)芥菜種的比喻(31-32節)
     
    麥子是可以當食物維持生命的糧食,其靈意乃指能使人得屬靈生命而得救的真道。此芥菜種不是台灣芥菜的種子,它可做西洋人常用的芥末粉,這芥末粉是辣的,是一種調味品,只有刺激性而無營養價值,不能當糧食維持人的生命,亦即比喻不能使人得救的道理。
     
    1、內容:芥菜的種子在植物中可以算為最小的,但種在田裡的芥菜種子後來長大,而且成了樹,有飛鳥來住在這樹的枝子上。
     
    2、一般的解釋:這芥菜種指天國的道理,經過時代的變遷,後來成為樹,表示教會發展得很興旺(有人認為這是因變種形成的)。但有魔鬼在教會裡作工,是指著已變質腐化、失去真理、魔鬼居住、不能救人到天國的俗化教會。
     
    (四)麵酵的比喻(33-35節)
     
    芥菜子雖然無營養價值,但仍可當調味料吃;麵酵是酵母菌,不是食物。它在麵中使麵發酵時,所產生的是使人窒息的二氣化碳而不是能維持人生命的氧氣。
     
    1、內容:有婦人拿麵酵來藏在麵裡,結果全團都發起來。
     
    2、一般的解釋:麵酵指罪惡、虛偽、異端,有人認為惡魔將異端和罪惡藏在教會,終使整個教會發酵而變質俗化。
     
    (五)藏寶的比喻(44節)
     
    古代的人有藏寶在地下的習慣,但因各種原因,後來沒有人知道藏寶的事或地點,因此可能被其他的人無意中發現。
     
    1、內容: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2、一般的解釋:寶物指真理和聖靈。世人在偶然機會發現了它,他就會為了得到這寶貴的聖靈和天國的真道,寧願變賣一切所有的,來得到它。誠如保羅在認識基督以後,就將世界萬事看做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利比書三章8節)。
     
    (六)尋珠的比喻(45-46節)
     
    珠子比喻真理(馬太福音七章6節)。
     
    1、內容:天國好像買賣人尋找珠子,遇見一顆好珠子,就去變賣他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
     
    2、一般的解釋:珠子指得救的真道、真理,買賣人指尋求真理的基督徒。許多虔誠人為尋找真理,從這宗教到那宗教,從這教會到那教會,在不同教派中查考、尋求真理;最後在真教會找到了,他就捨棄過去所有的一切,來領受這合乎聖經的真理的道──得救的福音(以弗所書一章13節)。
     
    (七)撒網的比喻(47-56節)
     
    1、內容:天國又好像撒網在海裡,聚攏各種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
    好的收在器具裡,不好的丟棄了,丟在火爐裡。
     
    2、主的解釋:拉網指世界末了,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地獄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49節)。
     
     
    四、結語
     
    前文已將主的七比喻,按正意略解其真理,藉此對因異端風俗而變質的教會及合乎聖經真理之教會,或能更加清楚認識,讓我們在靈修上更加努力,在真理上更加追求,謹慎防備魔鬼的工作,棄絕異端邪說,嚴守聖經真道,熱心教會聖工,傳揚得救福音,方能迎接主的再臨,得被接到榮耀天國,永享福樂。
  • [神言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