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冊 第二課【聖經的閱讀】
  • 引言
     
    真神吩咐以色列王抄錄神的律法書:「要平生誦讀,好學習敬畏耶和華他的神,謹守遵行這律法書上的一切言語,和這些律例。」(申命記十七章19節)。
     
    聖經是基督教信仰唯一的依據,信徒生活的最高準則,因此讀聖經是基督徒生活中最主要的一件大事。有一位牧者談及讀經的重要時說:「哪有先開音樂會,然後再調和樂器的呢?同樣地,每天先讀經、祈禱與神調和,然後再與人見面辦事。」因此我們當立定志向,天天勤讀聖經,特別是每天清晨起來;讓讀經成為一天的出發點,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為了讓讀經更深入而且得著興趣,本課來談閱讀聖經的方法。閱讀聖經如同讀一封家書,是天父寫給我們的。當我們收到時,通常會看了三、四遍,如果打算準確地讀信,可能還須翻幾本字典。因此在研讀聖經時,除了以熱切的心全神貫注外,我們還必須學習讀經的一些基本技巧。為瞭解所讀經文,我們必須問自己三個主要問題:
     
    (一)所讀的聖經說些什麼?
    (二)所讀的聖經有什麼含意?
    (三)所讀的聖經對我有什麼意義?

     
    要回答上述三個問題,需要觀察、分析、解釋與應用。
     
     
    一、細心觀察
     
    通常一位出色的偵探,都是觀察能力敏銳的人,他常會仔細地看,靜靜地聽,然後輕而易舉地推測某些事實來。個人讀經的第一步,就是要對所讀的經文或經卷,仔細觀察一番。訓練自己的眼睛成為一個好偵探,看那顯而易見的,和那不明顯的。你可以學習對所讀的經卷或經文提出一些問題。曾經有一段話說:我有六個忠僕,我訴我所欲知。他們的名字是「何人」、「何處」、「何時」、「何事」、「為何」、「如何」。我們讀經真能使喚這六個忠僕嗎?
     
    1、何人?
     
    這卷書的作者是誰?是寫給誰的?書中的主角和配角是誰?例如認清約翰福音的作者及讀者,必可知道它與其他三卷福音書在性質上有不同之處。
     
    2、何處?
     
    事情發生在何處?不妨查考聖經地圖,例如腓立比書提到「喜樂」有十六次,他的著作地點在那裡?瞭解之後,使我們可以更深入瞭解喜樂的內涵。
     
    3、何時?
     
    明白事情發生的時代,有助於瞭解整個背景,例如知道提摩太後書在何時寫成,便可知道保羅高唱凱歌的意義。
     
    4、何事?
     
    有何行動或事件發生?那些是這段經文中常見的字眼或主要的意見?例如要瞭解「獻上身體」的真正含意(羅馬書十二章1節),就必須注意這段經文「所以」的字眼,它提示了上文有許多重要的教訓。
     
    5、為何?
     
    這段經文中有沒有提及任何原因或動機?例如瞭解哥林多前書寫作的動機,就能更深入瞭解經文的含意。
     
    6、如何?
     
    這段經文的體裁、組織如何?作者所敘述的事件對何人、何事有何影響?例如彼得在五旬節受聖靈之後,如何佈道?有何深遠的影響?
     
    細心觀察之後,把發現的事實寫下來,可作為日後解釋的依據。假若沒有充份的觀察,在讀經時常會造成許多偏差。
     
     
    二、結構分析
     
    分析一本書的骨架或大綱,便可由大綱中看出其中的中心思想、重要的情節,或故事的重點。閱讀聖經時對整卷聖經作一概覽是必須的,也頗有助益。只有讀整卷書才能看出,其結構是由許多段落結合而成。但是也別忘記,每一卷書的做成,跟它的文體有密切的關係。像羅馬書這卷書信是由許多意念(ideas)為中心構成。歷史性的記敘文,則各以不同方式寫成,如創世記以人物為中心構成;出埃及記以地理為中心構成;四福音以傳記為中心構成。在閱讀聖經時,欲找出它的架構,除了應瞭解它的文體之外,應循下列步驟作結構分析:
     
    1、開始快讀整卷經文:
     
    特別注意各段或各章在說些什麼,從中找出它的段題或章題,在讀完整卷經文時,必可由各章章題綜合之後,找出整卷的主題。例如,讀完羅馬書,必能發現它的主題是「因信稱義」。
     
    2、找出各卷聖經的「大段落」(Major Section)或分段(divisions)所在:
     
    例如:羅馬書的大段落可分為一至五章(稱義),六至八章(成聖),九至十一章(以色列人的得救),十二至十六章(基督徒的生活)。
     
    3、在大段落中找出中段落,甚至小段落:
     
    例如羅馬書第一個大段可分為二:第一章十八節至第三章二十節,敘述稱義的普世需要;第三章二十一節至第五章二十一節敘述神怎樣藉著耶穌稱我們為義。由這些段落可看出彼此間的關連,以及整卷書主題之間的關係。
     
    讀一卷書的次數愈多,對它的結構就愈熟悉。最初的概覽有助於瞭解書的整體,這個瞭解對解釋該卷書其他各部份將有助益。而當你熟悉各部份的內容之後,對整體的瞭解可能需要修正,如此類推,每通過一個循環,你將更能掌握作者的原意。
     
     
    三、解釋經文
     
    經文的解釋是研讀聖經極重要的一環,許多經文的意思並非讀一次或數次就可以理解。有時我們會以為某段經文很可能有多種意思,它的意思可能是這樣,也可能是那樣。甚至,有些經文難懂到很可能連一個意思都找不出來,在這時候我們須藉著解經原則,幫助我們瞭解這些經文。
     
    或許你曾和別人在討論一段經文的時候,突然聽到某人說:「那只是你的解釋。」彷彿是說:「你有你的解釋,我有我的解釋;我的和你的一樣好!」這樣只有對了一半,人們對聖經的解釋,意見不一致時。要分辨那一種解釋較好,必須通過嚴格的考驗──必須符合作者的心意,如果與作者的心意不同,就有錯誤;但絕不可違背真神的道理。
     
    欲瞭解作者心意的方法,就是根據「細心觀察」的步驟,以了解所讀經文在歷史上的前後情節,接著就「結構分析」,確定主題,就可瞭解該段經文與主題的關連,並充份瞭解作者或有關人物的接觸有何意義。除此之外,應注意經文的體裁,這段經文體裁是敘述體、詩歌體、預言體、或是其他的文體?因為經文的每一種體裁都有其特點,需有特別的解釋法。
     
    聖經中的文章可區分為下列幾種體裁:
     
    1、論說文
     
    新約書信是論說文最佳的典範,就某個主題作冗長、邏輯性的討論,因此要注意其因果關係。
     
    2、記敘文
     
    創世記、四福音採用這種文體。作者所描述的一些景象、事蹟都具有神學方面的重要性。
     
    3、詩歌:
     
    詩篇及其他詩歌體裁的經文屬此類,詩歌大都應用象徵性語言,也應用不同的平行體排列,它本質上是感性的。
     
    4、箴言:
     
    都是智慧的格言,它們是人生的實用通則,不宜與命令或應許混為一談。
     
    5、比喻:
     
    乃應用故事類比的方法來說明屬靈的真理。耶穌的教訓中常用比喻。
     
    6、預言:
     
    先知乃神的代言人,他們的信息含有宣告性與預言性兩種,解釋時當加以分辨。
     
    7、啟示文章:
     
    它的特點是常用象徵的詞句。但以理書和啟示錄是一種形式特殊的預言,稱為啟示文學。
    在確定所閱讀的文體之後,找一些工具書、如聖經辭典、各種文體導論的書做為參考,
    以了解正確的解釋方法。
     
     
    四、應用經文
     
    我們學會了觀察經文,結構分析、解釋聖經,但若沒有學會如何應用聖經的教訓於實際生活上,則聖經的道理充其量只是一些死的知識,不能造就人。
     
    在應用經文之前,須先清楚解釋經文對當代人的真正用意是什麼?然後找出其中的教訓,接著要活用教訓之前也應瞭解今日的世代,始能結合信仰與生活,把聖經活學活用。因此經文的應用須先「明古知今」。
     
    在瞭解應用的原則之後,你一定會發現神的話可廣泛應用於今日的情況。讀經時,可問自己下列幾個問題?
     
     
    1、有什麼命令要順從?
    2、有什麼應許要承受?
    3、有什麼榜樣可效法?
    4、這段經文給我們那些關於神、耶穌、自己、別人或其他事物的教訓?

     
     
    五、結論
     
    以上介紹的是閱讀聖經的整個過程,學習研讀聖經和學習其他技術一樣──要熟能生巧。空有理論而無實踐是徒然的。剛開始學習難免會呆板遲緩,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必熟能生巧。同時在研讀時,藉著禱告、殷勤查考,並應用一些工具書,深信聖靈必會幫助你瞭解和應用所讀的經文。
  • [神言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