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遺忘虛空 步入豐富 ◎撰文/洪明道 ◎期數:505期 ◎2019.10號


埃及王子摩西,他的一生起伏甚大,早年王宮生活的繁華優渥,中晚年在放牧辛勞與曠野漫遊,他作詩如此描寫:「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約伯是個虔誠的富人,但經歷大難後,他痛苦地自述:「為什麼我不胎死母腹?或一出母胎便斷了氣?」(伯三11)。所羅門王在聖經中的著作有三卷──《雅歌》、部分的《箴言》與《傳道書》。從寫作的時間來看,《雅歌》是他年輕時的著作,《箴言》則是步入中年的警世銘言,而《傳道書》可說是人到晚年之感觸與一生經歷之作!《傳道書》開門見山就用「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1)開場,把人生的結局告訴我們,再細細地說明虛空的原因與人追求的對應關係。

年輕人看《傳道書》會覺得深奧難懂,中年人看後似懂非懂,老年人則覺得人生便是如此。中華文化中,老子對於道與自然看得最為透析,順其自然是人的養生之道;佛家認為人生是苦海,不為物慾所累而四大皆空,進入真正的自在!《傳道書》中,提到「虛空」,是順應自然法則或修行而得道嗎?「虛空」是所羅門王對人生的結論,但真的是如此嗎?若人的追求都是虛空,那生命有何樂趣,有何指望?


人活到老沒有新鮮事,盡是虛空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一8-9)。

我們常說:「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傳道書》卻說:「日光之下,並沒有新鮮事!」改變,常是指事物的取決,因環境或機會的條件而變化,而傳道者所言之沒有新鮮事,是一種對結果的反思與結論。就算其中有變化,也是過往年代或時間早已發生過。對年輕人而言,由於所見所聞上經驗不足,一切都是新鮮的,生活多采多姿,常覺津津有味,歡樂多趣!但隨著年紀的更迭,人活得越久,經歷越多,對同樣的改變,見怪不怪,反而心生厭煩,新鮮事一再重複也會變得索然無趣。記得在幾十年前,人的文字傳遞用書信進而使用Email,現在倒是用LineApp或其他社群通訊軟體,雖然溝通的模式改變,本質上只是時代工具的變化,溝通內容並無太多的改變。看似新鮮,卻也不新鮮!


生活沒有目標,活著不如死去

人活在世界,大部分的時間是為了生存、自我實現與照顧家人或為別人而活,所訂的目標大都與此相關,期間需面對生、老、病、死,和各樣的考驗,一生的努力,從青春年華到兩鬢白髮,如《傳道書》所言: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傳一13)。有些人在世經歷骨肉或至愛分離,痛不欲生,活得像行屍走肉,失去了生命的重心;有些人受病魔的糾纏,臥病在床,身心俱疲,苦不堪言;有些人職場懷才不遇,時運不濟,抱屈長嘆而活。人一旦遭逢不亨通,在沒有目標可努力之時,活著反而變成是一種折磨。有人勇敢面對,有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走向更黑暗的境地。這些情況會隨著時間慢慢地臨到人的身上,活著有時變成一種負擔,縱然有堅強的生命力,死的權勢仍然令人顫驚!

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希臘帝國,當他征服了印度後,他感嘆自己沒有爭戰與人生的目標了,不久後因病離世;在他辭世前,他吩咐臣子在他的棺木挖了兩個洞,讓他的雙手伸出來,為的是告訴世人,他一生的追求,終究是空手而回。

一死之虛空:人與獸並無差別(傳三19)。

一樣都不缺,也虛空:追求所得卻不能吃用,歸於別人,也是虛空(傳六2)。

功名智慧,仍是虛空:人一死無人紀念(傳二16)。


財主進天國?!

《傳道書》提及人有貲財是神的恩賜,人能享受是喜樂。所羅門王點出,人「莫強如吃喝快樂」(傳八15)、「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傳三22)、「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傳三12)。能享受這三件事已是人生的幸福!無奈幸福伴隨著虛空,到頭來白忙一場!享樂也歸於無有!如此看來,人生會不會太悲傷了,太無奈了!

我們一生的追求是為了什麼?大多數人的答案是發大財;包括多數的基督徒,雖不敢說要發大財,但內心也想發財,不是嗎?我們基督徒常會有一個難解的問題,在世上努力到底要投入多少?要多少的平衡?才不至於被認定為「貪愛世界」。有人月薪三萬,有人月薪三十萬,難道月薪三十萬的人就比三萬的人貪愛世界嗎?如果我們發大財,享受一生,又可以進天國,那不是最棒的結局嗎?這一題確實不好解。

耶穌說了一個比喻「財主與拉撒路」,這個財主也想進天國,但他天天享受奢華宴樂,最後到了陰間,耶穌用了極端的例子「拉撒路」,他是個討飯的,全身是病,行動不便,但他卻到了樂園(路十六19-31);以貲財而言,拉撒路沒有蒙神的賜福,而財主卻有,但以靈魂的歸宿而言,拉撒路比財主幸運多了;耶穌又說了一個無知財主的比喻,他田產豐盛,倉房不夠大,要置換更寬大的,他想著可以讓他的靈魂能在世享福,但神卻告訴他,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十二15-21)。耶穌在路上碰到一個少年的財主,這個財主與前兩位不一樣,是一個敬虔追求神國的人,誡命他都守了,也想著要如何才能進入永生?耶穌告訴他:「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少年財主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產業很多(太十九16-26)。

三個財主都沒有過關,耶穌實在地說:「財主進天國是難的」。就如同第一個財主,他與拉撒路的物質生活是天差地遠,然而耶穌用這個比喻是要告訴我們,財主是以自己為幫助,一切靠自己;拉撒路卻不然,他是以神為幫助的人(拉撒路的原意就是神是我的幫助)。第二個財主重視今生為自己積財,卻不知生命的盡頭即將到來!第三個財主,不願撇下錢財,可見過多的錢財,有時是絆住我們進天國的緣由!

《傳道書》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靠著自己活著,他的追求、他的努力,在日光之下,能夠享受勞碌所得的分;但基督徒如果因為追求世界或物質而失去對神的敬畏、失去敬虔,他所獲得的,並非是神的祝福,至終,歸於虛空!經上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收入的豐富與否,需要對照自己是否還保有敬虔的心,若失去了對神的敬畏,便像《傳道書》所言,如同捕風,是一場虛空。神的賜福,也需要合神喜悅的人才能喜樂享用;天國的福分,是要人願意撇下錢財,心在天國,才能獲得!聖靈對老底嘉教會說:「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啟三17)。一旦失去了對神的敬虔,便會是如此的處境!


智慧與榮耀

智慧是所羅門王的「專利」,因為他被神親自認證,沒有人比他更有智慧(王上三12),人都想追求智慧,所羅門王卻道出人追求世上的智慧也是虛空;然而追求屬天的智慧,是人不虛空的開端(箴九10)。在舊約聖經「智慧」是個影子,而在新約藉著神的榮耀,將智慧表明出來,保羅就是見證智慧與神的榮耀極好的例子。只是大多數不認識神的人,喜歡考究自己的智慧與榮耀(箴二五27)。人在日光之下應是為了神的榮耀而活,為榮耀神而行!生命的過程是成為祭壇敬畏神,不是單為自己而活!把握生命的時光,將物質與身心獻上,幫助需要的人!

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六10),這是保羅對信仰生活的真實寫照。保羅曾經是追求學問,追求智慧,追求成為神所喜悅的人,然而在逼迫基督徒後被神的榮耀大光照醒之後,他的人生大逆轉;他終於知道,原來真智慧與真正的榮耀,是他過去極大誤解的耶穌基督;從此,他成為外邦的使徒,以耶穌為至寶,將萬事視為糞土。保羅這樣的形容是一種追求世界與追求永生的比較,在他心目中,排序已經重新調整。經上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人因為與智慧(神)分離,榮耀也失去了,人生才會變得如此虛空。但藉著耶穌基督,我們與神和好,重新找回永生之路。這就是神將永生放在人的心中(傳三11),讓人經歷人生的勞苦,神把亨通與患難的日子並列(傳七14),為了讓人找回回家的路。


遺忘虛空 步入豐富

沒有人願意虛空度日,總想讓日子過得有意義、有價值,若不是苦難或災禍重壓在人的身上,誰不想身心平安喜樂?聖經中,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約瑟!幼年被兄長賣到埃及成為奴隸,又被主母陷害,在獄中生活,歷經乖舛多難的人生際遇,直到神提升他成為埃及的宰相,極其尊貴;從《創世記》的記載中,約瑟沒有任何的缺點,實為難得!因為約瑟懂得一件事,就是他從幼年就記念造他的主(傳十二1),在任何的環境中他都求告神,不致虛空。約瑟將大兒子取名為瑪拿西,意思是神讓我忘記了!雖然他對兄長出賣他的遭遇仍是煎熬,但神讓他忘記了過去的苦楚,醫治他悲傷的歲月,遺忘他內心的不平;他又把二兒子起名為以法蓮,意思是神使我昌盛了!神最後讓他擁有無比的尊榮,滿溢的豐富!

虛空的虛空,我們若以自己的好處,自私自利過生活,將會是虛空的結局;不過,把神放在你生命的首位,追求神的智慧,榮耀造你的神。如此,豐富的未來、永生的應許,就離你不遠了!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