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TOP

青春活仰力: 藍色浮沉,定睛在天家

撰文/Dei gratia|聖靈月刊571期-2025.04|主題/絕境中的翻轉(上)

  • btnPlay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使用設定 btnPlay



圖/盈恩

獨行:浮沉歲月

最後一節下課鐘響,「好,下週請第一組同學上臺報告,其他同學閱讀同一章。我們下週一起討論,下課吧!」教授語畢,羽安迅速收拾講義,背起書包,快步下樓,逕自往校門口走去。

這是一週裡最難熬的課,第七、八、九節連上三堂。不僅腦力耗盡,聽課聽到飢腸轆轆時,不待他們放學,學校餐廳的菜餚就已被附中的學弟妹們一掃而空。有了前幾次到餐廳撲空的經驗,羽安學聰明了,下課直接到校外找間價格划算的小吃店,先飽餐一頓再回到宿舍,既經濟又省時。畢竟像他這樣的大學生,沒有在外打工,無太多閒錢可用,得省著點花。

羽安向來獨立,不喜歡麻煩別人,因為他認為少一些依賴,就能多些自主。獨立自主的他,高中以前的課業都能如期完成且名列前茅。高中時,即使有分組報告,頻率也不高,而且老師通常會先將組別安排好,作業量不大、難度也較低,不至於造成困擾。

升上大學後,經常需要分組報告,對於獨來獨往的他而言,光是要找到組別加入就有些難度,因為同學間平時要好的,很快就湊成一組,他總是那個被落下的零星數。

幸運時,會有同學主動邀請他加入,但更多時候他得厚著臉皮、鼓起勇氣詢問:「請問我可以跟你們一組嗎?」「好哦!我們剛好少一人。」每每都得等到有人願意「收留」,他才能安心準備報告內容。所幸,羽安雖然為人低調、不擅社交,但人緣不差,最終都能找到組別。

羽安望向霧灰色的藍天,想起古時屈原被放逐時,著有《天問》(意即問天);而今浮沉於世的他,也很想問問天:未來到底何去何從?

「羽安,你要去哪?」背後傳來呼喚聲,他下意識回頭一看,原來是晏恩。

「我要去覓食,要一起嗎?」難得有人招呼,羽安順勢開口。

「我正打算去○○麵館,很久沒吃他們家的紅油抄手麵,味道挺不錯,還是你要去其他店吃?」

「太好了!我對吃的都不挑,就去你說的那家吧!今天的天氣濕冷正適合吃麵。」

「好,那就一起,我帶路。」



同行:漫談未來

到了麵館,點了晏恩推薦的紅油抄手麵。羽安忍不住開口:「你最近忙些什麼?我很少遇到你。」低調內斂的羽安,好奇晏恩平日裡都安排些什麼活動,總感覺他行程滿檔,是個大忙人。

原來,大一暑假前,晏恩報考了教育學程,後來順利考取。另外,他自幼在教會聚會,也參與宗教教育。高中時,他開始擔任兒教組的見習教員,除了喜歡與孩子互動,教學過程中也覺得獲益良多;同時,教師相較其他職業單純且穩定,每週六還能安心到教會守安息日,所以成為他個人心目中的首選職業。

他想,若在大學期間即修完教育學分,未來便可從事教職。目前,他會利用課餘時間去補習班聆聽課程,提早準備教師檢定的相關考科。他已和父母討論,畢業後先去學校當實習教師,五年內若沒有考上正式教師,就到國外留學,唸完碩士再回臺灣就業。

「哇!你好有想法!前陣子我擔心自己找不到同組的同學,雖然後來找到組了,卻得熬夜讀書、趕報告。我在外地讀書,遇到困難也不知道能找誰,但又不想讓家人擔心,感覺度日如年。別說規劃畢業後的事,現在就已經很難熬了。」

「我原本的狀況也和你有些類似,但我會固定參加教會的大專團契。大專團契是由教會附近幾個大專院校的大學生組成,大部分契員都是已經受洗信主的主內青年,也有少數尚未信主的慕道者。

每週四晚上,我都到教會和大家一起享用晚餐、唱詩、讀經與禱告。團契會邀請傳道、長執,以及不同專長的講師來講課,或分享生活中的各種主題。有一次在團契討論時間,我提到自己就讀華文系,不知道畢業要做什麼,而且大家都說現在教師不好考。

當時,學長回應我:『因為少子化,很多中小學都縮編,正式教師錄取率偏低是事實,但代理代課老師的缺一直都有。你若對教育有熱忱,還是可以先去學校實習。之後若未考上正式教職,也可以先代理代課,確定自己適應且喜歡學校的環境再報考。而且,即使你唸華文系,外語能力若不錯,也可以考慮往海外教學。』

我覺得學長的分析挺有道理,實際到學校教學後,再考慮是否報考教師甄試也是一種方式。當然,前提是我本來就喜歡老師這份職業。」

「晏恩,你說的教會大專團契,我也能參加嗎?聽起來很不錯,不僅有年齡相仿的同儕可以討論問題,也有很豐富的課程與活動。」羽安看他談論未來時雙眼閃著光芒,整個人充滿活力。一方面欣羨他生活過得多采多姿;另一方面,也好奇他口中所說的大專團契,到底是什麼樣的團體。

「當然可以啊!歡迎和我們一起聚會。這週四晚上,若你有空,我帶你過去認識大家。」「好,週四我有空,可以參加。」羽安一口答應。回到宿舍,他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安穩,彷彿一艘在外漂流許久的船隻,終於找到可以停泊的港灣。



團契:定睛天家

週四晚上,晏恩騎車去宿舍載羽安。抵達教會門口時,接待人員對他們微笑招呼:「哈利路亞!」晏恩很自然地回:「哈利路亞!」羽安不解地看向他,晏恩趕緊解釋:「『哈利路亞』是希伯來文,意思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教會裡,我們會用這句話互相打招呼。」「我懂了!哈利路亞!」羽安覺得彷彿在說「通關密語」般,於是開心地走進教會。

一樓明亮的空間裡,有許多人談天說地,有說有笑,十分熱鬧。晏恩逐一為他介紹:「這個是張傳道,那位是團契契長欣凌,還有關懷組組長宇晨……。」羽安頭一回到教會,教會就像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歡迎他的到來。言談間,一股暖意自心底發出。備受這麼多人的歡迎與關懷,對他而言,是相當特別的體驗。

晚餐後,大家紛紛往樓上教室走去,耳畔傳來悠揚的鋼琴樂音。聚會前,領詩人員帶大家一起默禱。當眾人齊聲唱詩,那清新和諧的讚美歌聲,讓羽安感到前所未有的放鬆,心靈平靜許多。接下來的課程,則由契長欣凌帶領大家讀經分享: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他必安然居住;他的後裔必承受地土。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祂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我的眼目時常仰望耶和華,因為祂必將我的腳從網裡拉出來(詩二五12-15)。

「承受地土」是指著「承受神所應許的產業」,也就是說,神為我們預備了天家。希伯來書記載:「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來十一16) 。

約翰福音也勉勵我們: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十四1-3)。

主耶穌承受十字架的苦刑為世人捨身,成全救恩,乃是為我們預備那好得無比的天家。所以,當藉著禱告將一切憂慮卸給神。選擇永生之道,不再浮沉於世間;定睛天家,安穩度日。

羽安聽完欣凌的分享,內心感動得無可言喻:原來聖經中,藏著我要尋找的答案!終於,找到可停泊的安穩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