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TOP

傳教100周年:重修牆垣、開展境界

撰文/王明昌|聖靈月刊571期-2025.04|主題/絕境中的翻轉(上)

  • btnPlay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使用設定 btnPlay


前言

第十六世紀復原教(另名:更正教 Protestants)的改正運動(The Reformation),在歷史上被視為最有影響力的屬靈運動。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於1517年10月31日,將他的《九十五條論綱》提示於威丁堡(Wittemberg)教堂門上,歷史學家便確立這一天為改教運動起始之日。這個運動不只影響教會,與歐洲人的生活更密不可分。馬丁路德將聖經翻譯成德文,使之成為大眾之書;承認聖經的絕對權威,並否認羅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將聖經與遺傳等視為教理與生活的標準;以德文代替拉丁文、以講道代替彌撒、以傳揚神的道為禮拜中的主要部分……。這些均值得讚揚。但事實上,也因此造成教派如雨後春筍般地產生,各傳其是,互相批評、攻擊等,實為可惜。

耶穌基督降生於伯利恆,因政治關係遷居於埃及,後來又從埃及歸回。因神的旨意,選擇在沒有出現過先知的拿撒勒城長大,被稱為拿撒勒人(太二23;約一46,七52)。與此相似的是,晚雨聖靈雖然於1900年降臨於美洲,卻在拿撒勒般的中國(東方)成長,而建立了復興使徒時代教會的真耶穌教會。如聖經記載,在原處建造神的殿及將殿中的器皿放在原處,表明了榮耀歸回神的殿,如末世真教會必復興使徒時代的教會(拉五15,六5;摩九11)。這是神降下晚雨聖靈的歷史,也是神藉以建設末世真教會,重施拯救的歷史(參:賽十一11)。

回溯一百年前,一顆真道的種子,由大陸漳洲帶來寶島臺灣移植後,很快地就萌芽生根,成長茁壯、開花結實,繁衍蔓佈。東西交馳,南北輻輳,教會林立,信徒如山,成就了今日的盛況。

我們蒙神選召,得以在真耶穌教會追求得救的真道,因此,堅定我們所信的根基,恆常站立並完成得救的工夫,是極為重要的事(西一23;林前三14;提後二19)。

因此,自1926年福音從中國傳入臺灣以來,已將近100年的歷史,我們應該再次來思索,並努力完成神所交付給真教會的時代使命,正所謂「重修牆垣、開展境界」(彌七11;賽五四2)。



一、固守真道的奧祕

興旺福音,乃是基督徒所肩負的使命,更是真教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其先決的條件是,必須確認聖經的權威,福音方能傳得正確而全備,並與使徒所傳的相同。但各宗派分類繁多,所傳的道理各不相同,或以遺傳取代誡命(參:太十五6),或用人意更改福音(加一7),或隨風俗廢棄聖訓,如亞述蠱惑選民一般(王下十八33-34),這些皆因不尊重聖經的權威,以人意為中心,不以神的訓誨和法度為標準(賽八20),以致在信仰及道理上陷於錯誤的地步。

聖經指出:「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賽四十8)、「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約十35)、「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申四2)。可知神早已建立了聖經的權威,我們今日只有加強確認,忠實順服,不應提出無理的藉口和強辯來逃避順服聖經的責任。在此末世,邪說風行,異端竄起,我們必須以聖經為信仰與行道的圭臬。在傳福音及為真道爭辯的工作上,都要本著聖經作為得勝的利器(參:徒十七2-3),並要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以追求作個蒙神喜悅、無愧的工人(提後二15)。因此,神學院在真理的培養上,必須更加嚴謹地來訓練合神心意、合神旨意及透視真理的工人。



二、注重聖靈的能力

「聖靈的能力」(羅十五18),對信徒與教會的重要性,是不容否認的。過去各宗派大多對聖靈不感興趣,將之視為神位格中的第三位。他們對於使徒行傳所記載「聖靈的洗」,亦視為歷史的陳蹟,不需要去追求,甚至對靈洗現象,也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指為邪靈。這種盲目的武斷,不但牴觸聖經的權威,而且褻慢聖靈的尊嚴(太十二31-32)。

聖靈的能力,除了是每個信徒得救、得勝、得贖與得福不可少的因素之外,與教會傳福音之工作亦關係至鉅。初期教會所表現傳道的氣魄、品德的聖化、神蹟的轟動、恩賜的磅礴、事主的忠烈與教會的同心,皆由聖靈所賜的能力而來。因此,在神學教育上,應當注重追求聖靈的能力,謙卑地祈求聖靈不斷充滿,從新得力,同赴聖工;切勿以往事自滿,以現狀自足也。



三、發揚創設宗旨與精神

本會乃於1917年,由華人在中國北平設立登記,迄今已有100年。本會起初的名稱為「萬國更正教真耶穌教會」,後來才簡稱為「真耶穌教會」。顧名思義,本會所標榜的是,更正萬國一切的宗教,包括基督教,又是復興使徒教會,唯一得救的真教會,這是本會創設的宗旨和立場。傳教的性質,不依賴外國人或其他教派,而是完全依靠神的大能,並奉行以自立、自養、自傳之精神。如保羅所說:「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羅十五18-19)。這種仰賴真神獨立傳道之精神,應發揚光大。神學院創設之宗旨與精神,也應朝著此目標來前進,使工人皆能榮神益人。



四、宏揚前輩同工的美德

這些前輩工人,憑藉什麼傳揚福音、闡明真道?何以能苦口婆心地講解救恩,使人信服?又何以能謙卑柔和,勞而無怨,反而甘之如飴?全都是因為被主的愛所激勵,並感念主的大恩所致。況且,在家庭中,要奉養、孝敬父母和教養子女,當然,傳道娘也肩負了家中大部分的責任,才能讓傳道者安心服事主。總之,傳道者的辛勞,若非親身經歷,實難想像其中的艱難與心酸。

這些受人尊敬的前輩工人,以誠心獻身事主,沒有佳容美貌,沒有華麗衣服,也不靠諂媚言詞討好人,只用敬虔之心說敬虔的話。他們為我們留下佳美典範與傳揚真道的基礎,使我們今日得以承接主豐盛的恩典。
因此,我們要向前輩工人——無論已安息的、仍然奮鬥的,或正在學習跟隨其腳蹤的,致上崇高的敬意!願主恩與他們同在,願神的翅膀時刻覆庇他們(詩九一4)。

我們也當學習他們的精神,以此作為修身養性的助力,保守真教會在真理與福音的事工上,持守正道,立下典範;將主的榮耀傳遍世界,迎接新耶路撒冷的降臨,應驗末世的預言(啟二一2、9-10)。



結語

感謝主揀選我們參與祂的聖工,這實在是主極大的恩典。我們必當珍惜祂對我們的恩待,滿心感謝,好好學習,認真完成基本的事工,就是主交代門徒的兩大使命:傳福音與牧養主羊(太二八19-20)。願我們將主的救恩從臺灣這座小島傳揚出去,繼而傳遍天下(徒一8),然後迎接主的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