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永基|聖靈月刊571期-2025.04|主題/絕境中的翻轉(上)
前言
信仰的價值在於活出真理,親身體驗神的賜福。聖餐禮經常在教會的聖會中舉行,這不僅是與得救有關的重要聖禮,更幫助信徒在信仰生活中體驗聖餐真理的實用性。
在基督徒的生命旅程中,屬靈的爭戰無可避免,我們不應孤身而行,以免被魔鬼吞吃。因此,信徒不僅要明白聖餐的真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一、聖餐禮是團契的記號
保羅說:「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林前十16)。這裡的「同領」,在希臘文的原文具有「與之團契」的意思,表明聖餐不僅是個人與基督的聯合,也要落實在信徒之間彼此的團契。
主耶穌在設立聖餐時,明確指出餅與杯是祂的肉和祂的血(太二六26-29;可十四22-24;路二二19-20)。祂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六54)。然而,當時門徒中有許多人聽見這話後,覺得難以接受,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六60)。
主耶穌以屬世的事來類比屬靈的事。從物質層面來看,餅和杯(葡萄汁)在祝謝後,外觀不變,然而在靈裡,這些普通的物質卻成為基督的身體和寶血。當我們「同領」祂的肉和血時,我們便與基督產生不可分割的關係。體現在生活裡的就是,我們因著基督得以和同靈享受在靈裡的團契,也在靈裡享受與神的團契,這正是聖餐真理的實踐。因此當我們領受聖餐後,就要活出聖餐的真理。
二、如何活出聖餐的真理?
我們知道聖餐禮不只是與得救有關,更應該在生活中透過實踐,展現出屬靈活潑的生命力。既然我們「同領」基督的身體和寶血,就應當有以下幾項的表現:
1.堅固屬靈的情誼
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簡潔有力地宣告:「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26)。主的死,使人遠離罪惡,使我們得以與主相交,重獲神兒女的尊榮,這正是基督徒團契的基礎。因此,隨著教會的發展,信徒人數必然不斷增加。
然而,許多人認為,人數眾多難免會有口舌紛爭,和諧相處並非易事。但是聖餐的道理教導我們:「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林前十17)。這意味著,儘管教會不斷發展,信徒日漸增多,我們在基督裡仍然是一個身體。
我們的罪已得潔淨,有聖靈的幫助,就有能力追求過著如同一家人的生活。正如主耶穌所說:「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可三35)。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應當強化彼此的關係,增加互動的機會,按照神的旨意去關愛身邊的弟兄姐妹,如此才能真正愛那位我們眼不能見的神(約壹四20),並逐漸堅固彼此屬靈的情誼。如同耶路撒冷的教會,一天受洗三千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2、46-47)。
教會應當重視家庭小組與各年齡層團契的推動,強化弟兄姐妹之間的互動,使屬靈的情誼更加密切,這就活出了聖餐的真理:「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
2.樂意分享神的話
主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約六56)。這句話表明,我們在聖餐中領受主的生命之糧,這不僅讓我們經歷與主相交的喜樂,更因領受神的話帶來生命的改變與更新。如同迦南婦人相信主的話,她女兒身上的鬼就被趕出去了;撒瑪利亞婦人聽了主所說關於活水的道理,生命就帶來亮光。於是,他們都迫不及待地與別人分享。
同樣的,當我們領受聖餐,明白生命之道的奇妙,也要樂意與他人分享這份恩典。當信徒彼此分享神的話語,大家在真道上的領受便能趨於一致,這正是教會合一的基礎。
今日許多人誤解神的話,以致走錯人生的道路,不僅今生面臨許多困難,來世也失去了永生(參:加一8)。但我們若熟悉主的話語,明白神的旨意(弗五17),人生就能走在正確的方向,不僅活得精彩,也擁有永生的盼望。因此我們要力行聖餐的真理,強化家庭祭壇、立志天天讀經、禱告,讓主的話成為家中的根基,使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期盼教會重視家庭小組的查經,彼此學習、分享真理,深化信仰,以達到真道上的合一。
3.效法基督的捨己精神
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23-24)。主耶穌以無瑕疵的生命為我們獻上,表明了祂的大愛(羅五6-11)。祂的受難並非僅僅是肉體的死(太十六21,二十28;約十二23-25),而是在祂背負人的罪的同時,也經歷被神離棄的極大痛苦(來二9)。如此的拯救大愛,遠超越任何人能償還報答的程度,卻是我們應當效法的榜樣。
我們要將主耶穌無條件捨己的精神,轉化為生活動力的泉源。在日常生活中,效法祂的捨己,並捨棄自己的意見,一切按照主的旨意,勇敢背起十字架;當我們學習將他人的軟弱視為自己的責任,便能生發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情誼。正如保羅所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十一29)。
在生活當中,弟兄首先要自覺。弟兄在教會、家庭,都要扮演「頭」的角色(林前十一3;弗五23)。在家庭中,要效法基督為教會捨己(弗五25);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在教會中,男人是女人的頭(林前十一3),所以在事奉上,弟兄應挺身而出,效法基督尊神為大,願意以聖工為優先,付出恩賜、時間、金錢,以捨己的精神完成教會的託付,榮耀真神。
教會要積極帶動弟兄出來事奉;弟兄若熱心愛主,自然能帶動姐妹的配合,大家一起實踐聖餐中捨己的真理;家庭自然和諧美滿,教會也將大得發展。
結語
主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六54)。這裡告訴我們,領受聖餐時,我們與主、與弟兄姐妹產生靈裡的團契。在領受聖餐後,更要把聖餐的真理融入在生活當中,使我們與同靈之間的屬靈情誼更加堅固。我們若能以基督的心為心,效法基督捨己的精神,並且在真道上樂意與人分享,帶來滿足的喜樂,就能攜手同行,互相扶持,向著生命的標竿直跑。
在末日,神的號筒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帖前四16-17)。這樣,領受聖餐,並活出其中真理的人,將來都要復活,與主永遠同在。
信仰的價值在於活出真理,親身體驗神的賜福。聖餐禮經常在教會的聖會中舉行,這不僅是與得救有關的重要聖禮,更幫助信徒在信仰生活中體驗聖餐真理的實用性。
在基督徒的生命旅程中,屬靈的爭戰無可避免,我們不應孤身而行,以免被魔鬼吞吃。因此,信徒不僅要明白聖餐的真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一、聖餐禮是團契的記號
保羅說:「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林前十16)。這裡的「同領」,在希臘文的原文具有「與之團契」的意思,表明聖餐不僅是個人與基督的聯合,也要落實在信徒之間彼此的團契。
主耶穌在設立聖餐時,明確指出餅與杯是祂的肉和祂的血(太二六26-29;可十四22-24;路二二19-20)。祂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六54)。然而,當時門徒中有許多人聽見這話後,覺得難以接受,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六60)。
主耶穌以屬世的事來類比屬靈的事。從物質層面來看,餅和杯(葡萄汁)在祝謝後,外觀不變,然而在靈裡,這些普通的物質卻成為基督的身體和寶血。當我們「同領」祂的肉和血時,我們便與基督產生不可分割的關係。體現在生活裡的就是,我們因著基督得以和同靈享受在靈裡的團契,也在靈裡享受與神的團契,這正是聖餐真理的實踐。因此當我們領受聖餐後,就要活出聖餐的真理。
二、如何活出聖餐的真理?
我們知道聖餐禮不只是與得救有關,更應該在生活中透過實踐,展現出屬靈活潑的生命力。既然我們「同領」基督的身體和寶血,就應當有以下幾項的表現:
1.堅固屬靈的情誼
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簡潔有力地宣告:「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26)。主的死,使人遠離罪惡,使我們得以與主相交,重獲神兒女的尊榮,這正是基督徒團契的基礎。因此,隨著教會的發展,信徒人數必然不斷增加。
然而,許多人認為,人數眾多難免會有口舌紛爭,和諧相處並非易事。但是聖餐的道理教導我們:「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林前十17)。這意味著,儘管教會不斷發展,信徒日漸增多,我們在基督裡仍然是一個身體。
我們的罪已得潔淨,有聖靈的幫助,就有能力追求過著如同一家人的生活。正如主耶穌所說:「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可三35)。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應當強化彼此的關係,增加互動的機會,按照神的旨意去關愛身邊的弟兄姐妹,如此才能真正愛那位我們眼不能見的神(約壹四20),並逐漸堅固彼此屬靈的情誼。如同耶路撒冷的教會,一天受洗三千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2、46-47)。
教會應當重視家庭小組與各年齡層團契的推動,強化弟兄姐妹之間的互動,使屬靈的情誼更加密切,這就活出了聖餐的真理:「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
2.樂意分享神的話
主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約六56)。這句話表明,我們在聖餐中領受主的生命之糧,這不僅讓我們經歷與主相交的喜樂,更因領受神的話帶來生命的改變與更新。如同迦南婦人相信主的話,她女兒身上的鬼就被趕出去了;撒瑪利亞婦人聽了主所說關於活水的道理,生命就帶來亮光。於是,他們都迫不及待地與別人分享。
同樣的,當我們領受聖餐,明白生命之道的奇妙,也要樂意與他人分享這份恩典。當信徒彼此分享神的話語,大家在真道上的領受便能趨於一致,這正是教會合一的基礎。
今日許多人誤解神的話,以致走錯人生的道路,不僅今生面臨許多困難,來世也失去了永生(參:加一8)。但我們若熟悉主的話語,明白神的旨意(弗五17),人生就能走在正確的方向,不僅活得精彩,也擁有永生的盼望。因此我們要力行聖餐的真理,強化家庭祭壇、立志天天讀經、禱告,讓主的話成為家中的根基,使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期盼教會重視家庭小組的查經,彼此學習、分享真理,深化信仰,以達到真道上的合一。
3.效法基督的捨己精神
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23-24)。主耶穌以無瑕疵的生命為我們獻上,表明了祂的大愛(羅五6-11)。祂的受難並非僅僅是肉體的死(太十六21,二十28;約十二23-25),而是在祂背負人的罪的同時,也經歷被神離棄的極大痛苦(來二9)。如此的拯救大愛,遠超越任何人能償還報答的程度,卻是我們應當效法的榜樣。
我們要將主耶穌無條件捨己的精神,轉化為生活動力的泉源。在日常生活中,效法祂的捨己,並捨棄自己的意見,一切按照主的旨意,勇敢背起十字架;當我們學習將他人的軟弱視為自己的責任,便能生發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情誼。正如保羅所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十一29)。
在生活當中,弟兄首先要自覺。弟兄在教會、家庭,都要扮演「頭」的角色(林前十一3;弗五23)。在家庭中,要效法基督為教會捨己(弗五25);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在教會中,男人是女人的頭(林前十一3),所以在事奉上,弟兄應挺身而出,效法基督尊神為大,願意以聖工為優先,付出恩賜、時間、金錢,以捨己的精神完成教會的託付,榮耀真神。
教會要積極帶動弟兄出來事奉;弟兄若熱心愛主,自然能帶動姐妹的配合,大家一起實踐聖餐中捨己的真理;家庭自然和諧美滿,教會也將大得發展。
結語
主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六54)。這裡告訴我們,領受聖餐時,我們與主、與弟兄姐妹產生靈裡的團契。在領受聖餐後,更要把聖餐的真理融入在生活當中,使我們與同靈之間的屬靈情誼更加堅固。我們若能以基督的心為心,效法基督捨己的精神,並且在真道上樂意與人分享,帶來滿足的喜樂,就能攜手同行,互相扶持,向著生命的標竿直跑。
在末日,神的號筒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帖前四16-17)。這樣,領受聖餐,並活出其中真理的人,將來都要復活,與主永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