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談青少年網路交友 ◎撰文∕劉家宏 ◎期數:285期 ◎2001.06號
前言
e通訊、e購物、e商務、e醫療……,當我們的生活被一陣又一陣的電子化趨勢席捲的同時,所改變的不僅是雙目所及、雙耳所聞的硬體世界。曾幾何時,我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精神狀態,甚至是心底最深處不為人知的私密角落,都在進行一場寧靜的革命,即便是信仰,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與衝擊。 青少年的交友問題,一直是家長與老師們所關心的課題,我們不斷尋求解決的方法,希望能在這青澀的年紀裏給予適時的幫助,同時不影響孩子們的自主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儕關係的經營常是人生的重要變數,隨著網路交友方式的出現,青少年的交友問題再一次受到關注,我們發現在網路媒體高度急速發展的今天,主內的羊群們卻似乎仍未裝備好因應隨之而來的危險,如何能在潮流中更新變化,而不失根本。如何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屬世與屬靈的交戰中覓得良友,值得你我一同來關心。 一、本會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 網交 網際網路(Internet)的蓬勃發展,透過網路的連結,眾人可同時在網路上交談,而使交友的管道更加寬廣。這第三波革命所帶來的變化,雖不過短短數十年的光景,但其影響卻已悄悄改寫了人類可預見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這股洪流對人世間的牽引與衝擊,卻可以盡其所能的幫助末世中的兒女,未蒙其利之先,避其戕害,進而善用其能,於福音之傳播。近幾年來隨著電腦之普及,教育部開始於國小、國中之課程中增加了電腦相關知識的教導,其中包含了網路資源搜尋、網頁製作或相關電腦的知識,孩子們可以利用上網找尋所需的資料完成作業,或從網路與朋友書信往來、聊天、認識不同世界的朋友,藉由網路,孩子的天空不再侷限於身旁的小圈子、小世界。但就積極正面的角度來看,網路帶領他們看到了更多采多姿的人生(儘管由網路所呈現的世界,未必等同於真實世界);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網路色情、網路謠言、網路犯罪等亦搭上了此班列車,載著迷失的羊,航向黑暗。 網路交友並非全然負面的網路衍生性功能,只不過在青少年未成熟的年紀中較容易受到有心人的利用,或受到非預期的傷害。根據本小組的調查統計,針對北區13-18歲真耶穌教會青少年的網路交友狀況發現,約53﹪的教會青少年,曾經嘗試藉由網路認識同性或異性的朋友,亦即每兩位初中級班的學員中,便有一位交過網友。其中約48﹪的人認為,所謂的網友為無法交心的等級;其餘的52﹪則認定網友通常為志趣相同的結合。由數據上看,可以粗略了解,教會青少年對於網友並不如社會的普遍情況熱衷(僅13﹪的學員表示時常且喜歡網路交友),並未將網友當作人際關係的重心。若再深入訪查學員對交網友的感覺,發現只有10﹪的人覺得交網友帶給他們罪惡感,其餘則覺得神祕、刺激、有隱密感;但也有56﹪的比例有不安全感,可見對於未成年孩子的網路交友仍需給予適當的輔導與幫助;且應試著接受孩子在網路所交的朋友,不再以有色的眼光甚至極力反對的態度面對。 在受訪的學員朋友圈中有網友的比例高達53﹪,其中21﹪有5個以上的朋友交過網友,可見此風氣在孩子們的世界中之流行程度。當我們問及,若有機會可以嘗試網路交友的經驗時,約有43﹪的學員會抱著好奇的心情去嘗試,如此的數據調查結果顯示,網路交友的現象,非僅行於所謂的外邦之城中,它已進入了主內羊群的生活,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隨著寬頻網路的普及,我們的下一代將直接面對此一新形式的交友方式。我們是否準備好與孩子一同面對?而教會針對隨之而來的諸多問題,又是否已具備共識和方向,隨時調整腳步,幫助教員和父母們處理青少年時期的徬徨與無助,以便應付科技世代的來臨與各項瞬息萬變的挑戰呢?網路交友並非罪過,只是在邪惡的世代中,多了披著羊皮的狼,藉此尋找可吞吃的對象。由此次的調查中,我們認為情況並不如想像中的嚴重,但卻已到了需防患於未然的重要關口。除了暗藏色情危機的陷阱外,網路交友所隱含的: 1.青少年人際溝通的障礙 無法經由日常學校、教會等社群機構,尋找談心之朋友,轉而尋求隱密真實身分,透過文字所建立的非穩定性關係寄託情感,長此以往將使得與人溝通之能力退步。 2.與家人關係的疏離 沉浸於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漸而忽略與家人的相處,形成代溝的擴大與加深。 3.缺乏責任的言語表達 誤認網路世界為無禁忌的場域,而忽略了基督徒身分的自制。 4.自我價值的否定 藉重塑虛擬之身分與人交往,以滿足對自我人格缺陷的幻想;更甚者,欺騙捏造不實之形象,以致無法自拔、回到真實的世界。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更值得家長與教員深思。我們一再強調網路交友並非原罪,亦非全然負面的交友形式,只不過在其無限制的世界中,容易讓孩子身陷危險而不自知。我們建議家長,要以更積極的態度去學習網路世界的多變與多面,不僅是消極地避免自己被淘汰,更要穩健地與孩子一同享受其中的新奇與喜悅。畢竟在成長的路上有父母的陪伴,勝過任何的專家建議甚至防堵控制,你說是嗎? 二、價值觀的妥協與平衡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當你要求青少年在網路世界中的行為準則時,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聖經上沒有記載,我該如何教育他們呢? 的確,網路的流行,直接撞擊了許多舊有的行為模式,當你看到孩子遨遊在其所構築的網路世界中時,其實只看到了坐在電腦前瘋狂敲擊著鍵盤的孩子,他是那麼靠近你,一覽無遺;但卻又如此遙遠,你絲毫無法碰觸到他心靈深處的想法。 其實e世代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在想像的空間中,他們多了一種實現的方法,多了一種跳脫窠臼的行為模式,而此法恰恰讓大人無法掌握。以網路交友為例,當你偶而瞥見孩子的電子郵件上,條列著你所陌生的文字語法時;當你看見孩子正在觀看奇怪的動畫卡通,名叫阿貴時(時下最流行的網路虛擬人物動畫);當你看著孩子郵件上的寄件人(前提是你必須會開電子郵件),寫著你所陌生的名字時,你會怎麼想,如何行? 先別急著將情況想糟,你的緊張源於不了解,但這新型態的交友模式未必全然是負面的影響。網路上的朋友也未必盡皆損友,在採取任何行動前保持對孩子的信任是很重要的,不要急著想去挖掘孩子在網路世界中的一切,欲速則不達;況且因著網路獨有的隱匿性,可能在你了解一切之前,便已撕破了和孩子間所建立的互信,關閉了溝通的門。網路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亦步亦趨管教方式的結束,你無法針對孩子的單一行為(不論是針對上網內容、或對象的限制,皆有其技術上的困難)進行監控,所以在孩子思想上的教育更顯重要。我們所要做的,並不是穿上全副軍裝替孩子抵擋罪惡,而是替孩子穿上屬靈的防護。舉例而言,網路性愛為近來時興的話題,他不見得有畫面上的猥褻不堪,但藉由文字上的來往,仍可達成思想上的實質犯罪,若未防微杜漸,則肉體上的沉淪便將隨之而來。偏偏這防微與杜漸的工作又極難達成,若非孩子出現行為上明顯的異常行為,僅憑上網的動作,很難判定孩子的心思意念究竟已發生什麼變化,所以培養其健全的心智,具體來說,便是堅強其心中屬靈的律,讓其面對誘惑亦能戰勝屬肉體的軟弱,方為上策。惟在此之前須靠父母與教員長期耕耘與努力。一方面引導其認識屬於他和神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正面去引導,認識人的軟弱(包括兩性的相處等各樣可能在青少年時期遭遇的徬徨)。一味消極的避談與防堵,在網路的世界中,是無法避免孩子接觸到相關訊息的。 若能將神的話深植於孩子的心中,則世間何物不能為所知,又何言不能為其所道呢?為人父母、師表者,即使面對世代的變化,想必亦無趕不上觀念之慨了吧! 三、實務上的解決之道 日前,台北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曾針對青少年的網交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和訪問,並將網交的形式分為兩類,一為純粹的交友聊天,其他則涉及援助交際、一夜情等超尺度的行為,而國中年齡層的孩子,多為前者。後者的對象則含括了高中職以及大專青年。然而其共同點,卻均為父母或監護人的茫然不知,正如前文所提及,要防範網路問題的發生,有其技術上的困難度。因此,我們建議將預防方法,分為消極與積極兩方面雙管齊下: 積極方面 1.幫助孩子培養多方的興趣 不論是教會或學校方面所舉辦的活動皆鼓勵其多與朋友參加,將其人際關係建立在面對面的互動學習上,有助於未來的人格發展,也可避免孩子將過多的時間花在電腦的虛擬世界中。 2.父母主動了解學習有關電腦、網路的相關知識 此舉並非要求您在繁忙的家事工作之外,去學習艱澀難懂的電腦程式徒增負擔,而是試著去了解基本的電腦使用、網路操作等技巧,不僅能拉近和孩子間的距離,參與更多屬於Y、Z世代間的話題,更可以直接輔導出現偏差行為的孩子,免於步入網路的陷阱中。教會方面如果資源允許,可開辦網路資源等相關知識的教導,鼓勵親子一同參加。網路世界的多采多姿,其實是值得家長花些許的時間,與孩子一同發掘的。 消極方面 1.將家中的電腦加裝過濾軟體(Filtering Software) 目前市面上有販售許多軟體,可藉由關鍵字(keywords)的篩選把關,避免孩子接觸到有關色情的相關網站,不過據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過濾軟體並無法100﹪的防止色情資訊的把關工作。 2.將電腦設置在家中公開的空間 避免孩子獨自在隱蔽的房間中上網,可部分程度上的預防脫軌行為,但若孩子藉由坊間的網路咖啡店或同學家等類似場合接觸,則家長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注意孩子行為的異常變化,了解他所交的網路朋友之背景,與交往之情況。若情況不明,或孩子之行為因交網友而發生不尋常之改變時,盡量避免孩子與未曾謀面的網友單獨見面,理性與孩子溝通,讓他了解其中的危險。 面對網交的問題,我們所能提供給您的方法有限,建議各位家長以積極為主,消極為輔,主內同靈若有任何更佳之建議,也歡迎您來信告知。但不論方法為何,皆為治標之方。現今的孩子,由於接收身旁新知的速度太快,亦較為早熟。家長需以更多的耐心與關心,去陪伴我們的孩子成長。尤其是教會中成長的下一代,要面臨雙重價值觀的衝擊與熬鍊,漫漫長路更為艱辛。但若換個角度去看,若能謹守住神的誡命與教訓,這份在主裏成長的喜悅,由親子同得福氣的恩典,不是更加甜美與珍貴嗎?將真理的根,深深扎在孩子的心中。我們無法時時刻刻的跟在孩子身旁,幫他抵擋掉一切的危險與挑戰;但我們可以讓神進入他的心中,使他有能力去和魔鬼對抗。因此,不要忽視宗教教育的重要,鼓勵孩子把握每一次參加的機會,不論是日常上課,或寒暑假的靈恩會都是增加其靈命抵抗力的時機。而教員更應恪盡其牧羊人的職責,注意小羊們的變化,隨時給予幫助。在這條崎嶇的跑道上,他能走得更遠、更穩。 四、隱藏在角落裏的危機 據少輔會近期所作〈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中發現: 1.父母在子女的網路交友情境多半是無助的,朋友同儕則在此一新興的虛擬世界中,加權扮演網路社會化的關鍵人物。而父母管教以民主方式者,較能協助少年進行網路交友之適應。 2.少年網路交友已日漸普遍,且仍多為正向價值與行為的傾向。 3.上色情網站者將近達兩成,然而尚無明顯負向之行為,但網路高危險成癮群是未來的隱憂。 以上資料乃針對台北市青少年所做的調查,能否概推至全省情形不得而知,但與本小組針對北區教會青少年所做的問卷結果頗為吻合。當筆者整理寫作資料準備定稿時,社會上又發生了許多導因於網路行為的犯罪事件,而受害者皆是正值花樣年華的青少年。網路交友的問題,僅是網路世界來臨後的冰山一角,更多光怪陸離的現象,都將一一浮出檯面。我們不僅應當擔心教會的下一代是否會在這洪流中被淹沒,更該思考如何應用其載舟之特性,協助新世紀福音工作的推廣,若能妥善幫助他們在網路中走出自己的路,就是幫真教會在網路中立下根基。反之,福音的大旗,亦將載浮載沉於此洪流中。 參考資料 1.〈虛擬網交──親子鴻溝〉,《聯合報》,記者牛慶福。 2.數據調查採自北區台北、景美、淡水、雙連、板橋、三重、二重等七間教會之初中級班學員。(發出樣本100份,有效樣本94份) 3.〈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2000.12.30。感謝張淑惠督導、汪季參督導鼎力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