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3.軟弱過犯的人增多 ◎撰文∕銘涵 ◎期數:367期 ◎2008.04號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時代變遷中,教會開放很多;參與聖工的信徒中,有軟弱過犯的人也漸增。人都有軟弱,總要彼此接納;但在教會中不可讓「彼此的接納」成為「酵」。這件事情需要用心的思考。

剪影


人犯罪之後,因罪惡感加增,有些人就尋求宗教的慰藉,好像要彌補心裡的創痛。在教會中,也有人為了掩飾自己心裡面的痛,很樂意的去幫忙事工;有時候就因為這樣的熱忱,被弟兄姊妹們肯定,在教會人員更替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推薦出來。當被問及是否有保守道理、聖潔等的問題時,常敷衍帶過、不誠實,或被教導不要說就好了。其實,心中的不安,神是知道的。

接任聖工之後,一方面心裡戰「兢」,一方面自覺被大家器重,好像是神赦免他了,所以更努力參與服事,也常用服事的成果來代表神的同在,來安慰自己是配得的。一段年日之後,發現自己並沒有被神處罰,就以神的慈愛為背書,漸漸認為自己已經走過那段路而得以救贖。

爾後若是看到軟弱過犯的人,就以自己一點點的經驗作依據,直接勉勵他人。就這樣週而復始,一個接一個,加上社會上道德的淡化,至今已有人覺得犯罪沒關係,懂得悔改就好了。這個變化,使比較單純保守的人,或比較注重道理修養的人,漸漸退出聖工行列。至今,從小信主,經過宗教教育的人,在聖工行列上有幾個?!在領導幹部中,後來信主的人漸增,而這些人中,不少也是「意見領袖」。此時,整個教會的特質就受了很大的打擊。

檢討


即使在靈修上,有比較成熟的例子,但也很難把箇中的心路歷程,即所謂的「付出代價的掙扎與熬煉」說清楚;大家對這樣的事覺得很難面對。因此,遇到了軟弱、過犯的信徒,就表面上勉勵幾句,接著就自求多福了。似乎端看個人的機遇好壞,如果能漸漸累積一些經驗,越來越完整的把這類的體驗講出來,這在屬靈團體的造就上,必有其正面的益處。

有此癥結下,靈修操練的共同經驗,不復存在。人就片面的傾向用「成果」來衡量自己,以為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把工作完成這就對了。此時,有什麼需要互相提醒、勉勵的事,就很難提出來,因為有一個被完成的成果擺在那裡啊!「人家就做得那麼好,你講什麼講呢?」於是服事中的意義,為什麼稱為「聖工」的觀念,就通通被改變。你會不會發現,這時候有點像「用外在的成果,慢慢的毀壞教會的保障了。」但「成果」,一定是聖工嗎?

又在這樣的人中,有一些因為他的熱忱、他的積極、他的能力被肯定,當面臨要處理同樣陷入軟弱過犯的人時,就更難提出來了。一講起很快就被「誰沒有犯過錯?」這樣一句話封殺,因為有些人已是聖職人員,已是……。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嗎?已有犯罪的事,能夠全然的面對神的旨意嗎?或在教會中漸漸以人的方法服事了呢?

軟弱過犯的人漸增,好像漸漸擴散在許多層面。若不能及時建立靈修的引導,恐怕漸漸惹動神的憤怒。工作人員背後隱藏著一些污穢,卻用成果自我陶醉、美化其名,最後必然成為──工作成果很多,但信仰的造就很少。在這樣的趨勢下,信仰也漸漸浮躁。

如何面對


為了關懷,給人再一次的機會,如主憐憫人的心腸。所以接納軟弱過犯的人,這是學習著:求主饒恕我的心。既是學習,就不可忘記,靜觀結局,作必要的調整,也不要急著用一次的經驗代表全部,或者可因一些經驗,我們放膽做更多方面的思考。總是要儆醒,絕對保守為主、為教會的心。

會幕中關於赦罪的應許:從銅祭壇到洗濯盆到施恩座有三個階段,到施恩座這裡,有兩個基路伯在施恩座的兩頭,用這兩個基路伯面對面,臉向著施恩座。「面對面向著施恩座」這句話,這個肢體語言,所要說明的是什麼?當你跟一個人靜靜的面對面,看著同一個地方,這有什麼涵義?

當看到「施恩座」原意是蔽罪之地,又看到保羅在軟弱中的體驗,或看到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被舉起來那時候的意義,我們的心就流露出一股悸動。原來神願意,神堅定沉著的在等待(面對面向著施恩座),等待著看到祂樂意流血,赦免我們的罪後,在我們身上見證出來的權柄、榮耀。

是啊!神為什麼願意赦免你的罪?沒有祂的旨意嗎?沒有祂要引導我們去發展的方向?去體會的意義嗎?一定有。那是什麼?在每個人身上的答案,各不相同,也不是一時就能知道。若能謙卑順服,接受這個操練,教會必能重拾靈修中的見證,在亂世中得復興。我們應切身的思考:面對面向著施恩座這句話,我們好似看到神在赦罪中的等待,好讓屬靈的心從身上發出而經歷聖靈的更新。

「獻祭、除酵」是面對軟弱過犯的人重要的原則和靈修的引導。教會是屬靈的團體,務必以靈修操練中的見證為首要。在經驗中,軟弱過犯的人,若能謙卑、順服,一直到底,必能成為靈修的見證,以滿足神在赦罪中的等待。

既是獻祭除酵,你用什麼作為祭物?神所要的是什麼?既是獻祭、除酵,能不擺在壇上,能不被火焚燒嗎?所有的過程都有一個共同點:「無我」。那麼你在軟弱過犯中為什麼還急著用成果維護自己?而在這裡有一個重要的主題:除酵。所以在「獻祭」的過程中要很用心去追求,去思考得到的是什麼?即粉碎自己,完全不主張自己,以得聖靈的更新,讓赦罪的體驗在心裡有見證,而延展屬靈的服事。這是何謂「聖工」,觀念的開始。

築壇獻祭,求告耶和華的名,這是《創世記》中很典型的一句話,原來「祭壇」是《聖經》對禱告的第一個說明,在在的教導人,如何在禱告中追求更新。你跪下來禱告,就是一個祭壇,當然用祭壇的心站在其中,看到耶穌在壇上的工作,激發自己而抓住救贖,接受赦罪的爭戰。

得平安後不忘自己本來的面貌,如獻平安祭中,要用有酵的餅(承認人在平安中,本來的狀況)以得主愛的激勵,不消滅聖靈的感動。如今軟弱過犯的人漸增,存在的地方也更廣,讓我們有更具體的事實,承認平安祭中這塊有酵的餅,以促使自己更願擺在祭壇上,更願意被火焚燒。勿忘:祭物不被火燒,則發臭,它雖擺在祭壇上,卻是污穢祭壇。勿忘:聖工的意義是靈性的更新,不是成果。

人都有軟弱,總要彼此接納。而我們今天迫切的責任是,在這個接納中,成為靈修的引導,免得在教會中發酵。

今天還不是完全的時代,而且在潮流的影響之下,道理的根基不如從前。保羅給腓立比的信中有句話:「到了什麼地步,就當照著什麼地步行。」(腓四16),這話是對人的體貼,也成為得保守的必要。如果在道理的教訓裡面,沒有相當操練,你能有足夠的靈修來表達這個方式嗎?

教會的服事處處都有靈戰的角落,尤其在關懷嚴重軟弱過犯的人上會更直接。在這場靈戰上,不是用道理的知識得勝,乃用靈修操練的見證,畢竟,靈修是教會中服事的基礎。沒有相當的靈修,硬要主張對這種人接納,此舉在靈戰中容易站不住腳步、漏洞百出,不宜作這主張。

大馬色亮光之前的保羅,你認為他是剛強的?還是很多軟弱、過犯的?那時的他用律法上的義講,是完全無可指摘,而且他也很熱誠,很願意服事神,工作很積極,很有成果。每完成一件事,自己心裡也覺得是再一次為神熱心了。但大馬色亮光中的聲音是什麼?(你為什麼與我敵對!你為什麼用腳踢刺?)

大衛犯了許多罪,後來充滿懊悔,赤裸裸的對神。不再計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像示每忽然跑出來咒罵他,邊罵邊拿石頭砍他,把土揚起來。旁邊的元帥無法可忍,告訴大衛:容許我去把這死狗的頭砍下來吧!大衛說:容許他吧!或許是神差遣的。或許神看我受了這凌辱而施恩與我。示每有理嗎?但大衛卻這麼做,也藉著這麼做,而成為主導者,把自己引入神的操練中。

尼尼微人後來接受了約拿的禱告。從國王到老百姓,從人到牲畜很徹底的表達了對神的悔改,那幾乎是歷史上最全面、最徹底的悔改。他們這麼徹底的悔改,神會怎麼赦免有把握嗎?經上說:或者……,也未可知。完全沒把握的,今天如果這樣的事情在你身上,對那件事,你還願意做下去嗎?現在人的心,被物質潮流影響,變得很狹隘,都看不到一件事情裡另外的層面了。

基督的心嚴而威、威而慈,恩威並存。關懷軟弱過犯的人,是效法基督的心,而這個心是從真理的訓悔中而得的。若不能有基督的心,在這種敏感問題的關懷上,還是保守一些。

結語


在歷史的事件中,都有軟弱過犯的人,但因神的主權存在,重新見證了「約」的恩典,而且在不同的背景裡,也呈現出不同時代的教訓與意義。

在早期的教會,因人心單純,環境純樸,這些軟弱過犯的人,便成為神公義的見證,而引導會眾更敬畏神。今天這樣子的人漸增,在屬靈團體中,又將造成怎樣的影響?相信,神也等待我們操練得更完全。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