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末世方舟•家庭祭壇 ◎撰文/王雪芬 ◎期數:340期 ◎2006.01號
主前586年,以色列亡國了,
猶太民族分崩離析。
數算千年階梯,一百年,二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二千年……。

以色列民族走過漫漫千年的古路,流離失所長達25個世紀。
處處為家,又處處非家。
受統治、被放逐、大屠殺,浪跡漂流世界各地。
雖然在時光的隧道中,
神每每感慨:「唉!這些硬頸的百姓!」

但仍透過忠僕摩西傳授出奇致勝的法寶───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六5-9)
───諄諄叮嚀迴響於歷史的長廊。

就這樣,以色列民族因著「家庭祭壇」得以在遷徒流離中,走過漫長古跡,存續猶太精神而綿延不絕,成為民族發展史上的奇蹟。
只因靠著「家庭祭壇」傳承宗教信仰,鞏固代代子孫的信念,堅定不移。
又因靠著「家庭祭壇」認定自身傳統文化,遵行律法儀式,不致被外族同化。
再因靠著「家庭祭壇」建立神國子民、君尊祭司的民族尊嚴,作為精神永遠的支柱。
更因靠著「家庭祭壇」蓄積神的能力,沉潛等待神的旨意。終於在亡國2500年後,全靠著「家庭祭壇」,凝聚令人囋嘆的超高度民族韌性,隨著神蹟,勁爆地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主後1948年,以色列復國!舉世震驚!

大國源自小孩


婚姻衍生家庭,神在家庭中賞賜孩子。新生命的誕生是神對婚姻最奇妙的祝福。

當神指示亞伯蘭離開故鄉,往指示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

大國?總得源自一個小孩呀!
然而紅彩早已散盡的撒萊,母性的脈動已然止息,身軀宛若枯木。
只是真神吹皺心湖,漣漪盪漾,再難死寂。撒萊摸著乾癟的肚皮,夜夜擰心想著:我的小孩在那裡?
直到撒萊90歲,真神為之易名撒拉,並使她重展笑顏,喜悅之情再難遮掩。

撒拉說:「神使我喜笑,凡聽見的必與我一同喜笑。」
真神實現了對撒拉的許諾,也成全了對亞伯拉罕的應允。
大國源自一個嫡傳的小孩──以撒。

身教重於言教


認真儆醒的父母,有職責幫助孩子在信仰上扎根。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

並且餵養他們靈糧,

「……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按手禱告……。」(太十九13)

亞伯拉罕深愛兒子,如同生命般地疼惜。
少年以撒冰雪聰明,耳濡目染,乖巧聽話,是亞伯拉罕老來的慰藉。
神試驗亞伯拉罕,呼叫亞伯拉罕。

老人說:「我在這裡。」
神說:「帶著你獨生心愛的兒子以撒,到摩利亞地所指示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
清晨,亞伯拉罕劈柴,備驢。
輕聲對兒子說:「起來,小聲點!不要吵醒你媽媽,讓她多睡會兒。」
和隨行的僕人,起身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

當一個孩子聽到有關天父的事時,所能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父親。「父親」的定義對孩子而言,是從他與母親、兒女的互動;及在家庭中的表現而產生的感受。

父親形象的真義


說大道理無濟於事,屬靈生活大多從榜樣中學到的,原則對孩子沒有多大意義,榜樣才代表一切,所以必須身體力行,養成一種習慣或傳統,習慣和傳統會在心靈扎根,比大道理影響深遠,空口教育往往只是耳邊風。

走了兩天,到第三日,老人舉目遠遠望見獻祭之處。
亞伯拉罕把木柴放在順服的以撒身上,自己拿著火與刀。
二人默默同行。

以撒說:「爸爸!」
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
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那裡呢?」
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豫備。」
以撒不再作聲,全然信任父親的安排,父子倆的心靈在信仰中深沉地交流。

高品質的「家庭祭壇」是彼此談心,當神的啟示臨到時,祂就會賜下祝福,成為美好的時刻──感受神愛,也能彼此相愛;祂把家人的心都攏在一起。

神給父母機會,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應當把握機會教導孩子,並在神的話語上常作準備,好隨時隨地將之導入孩子的生命力。

惟神令是從的父親


抵達後,亞伯拉罕築壇,擺好木柴,接著捆綁兒子以撒,放在祭壇的木架上。
亞伯拉罕將衣袍縛在腰際,伸手拿刀,高高舉起,正準備按照神的吩咐──。
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不可下手,……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

當天,第二次使者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
耶和華說:「我必賜……,必叫你的子孫繁多如天上的星,如海邊的沙,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我的話。」

父親的形象代表天父與兒女關係的示範。馬丁路得有一次說:「用主禱文禱告對我而言,實在太難堪了,因為每當唸到:『我們在天上的父』時,總會想起自己的父親,他是那麼地剛硬、冷酷,令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神也是那個樣子。」

幸運之子以撒,有個合乎神所期待,信心、愛心皆一度贊的父親,敬重妻子,關懷兒子,亦步亦趨,陪伴成長。

亞伯拉罕父子在信仰的功課上合作無間,贏得真神在一天之內二度蒞臨加冕。

反將魔鬼一軍


有家名博物館,牆上掛了幅題為「將軍」的畫,圖中一個人正在和魔鬼下棋,充分表現出智慧、洞察力、經驗及戰略,與邪惡的魔鬼奮力拚殺。

這盤棋象徵人類在世界上的生死存亡,所以雙方使出渾身解數。令人遺憾的局勢是:魔鬼將了一軍,人類已現敗勢,瀕臨毀滅的邊緣。

看來似乎絕望的棋局中,有個下棋高手凝視許久,突然大叫:「還有希望,還將不死,還有一著……」,只要下了這起死回生的一手,人類就能得救。

人類的希望就在這裡。

下了這一手的希望猶如搭上末世方舟,而反將魔鬼一軍的智慧,全仰望傳承信仰的命脈──家庭祭壇。

猶太人的安息日


《創世紀》說,神用六天的時間,將天地萬物都造齊了。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1-3)。

猶太人嚴格地遵守這個規定,將安息日視為神聖的日子,真正享受身心愉快的放鬆。注重傳統的猶太人家庭,每個安息日都是快樂的日子。所有的猶太人都感受到神的恩惠,臉上綻放聖潔的光輝。

每一個猶太家庭在安息日來臨的時候,也就是星期五的傍晚,母親點上蠟燭,父親在燭光的照耀下,用手摸著孩子的頭頂,為他們祈禱祝福。

為了迎接安息日,每個人都必須保持身體整潔,換上最乾淨的衣服,星期六到禮拜堂去做禮拜。回家之後,在餐桌上點燃蠟燭。這時一家之主會帶領朗讀聖經,家人輪流頌讚。

丈夫先從聖經挑出讚美詞,來讚美妻子賢慧能幹。然後全家人一起祈禱,求神帶領往後的一周更加美好順利。最後,高唱讚美安息日的歌。一切工作都拋諸腦後,只與家人和睦相處,享受實至名歸的安息。

猶太人以遵守安息日來建立家庭祭壇,扎根永不撼搖的信念。

靈魂之窗的信念


「神說:……我把虹放在雲彩中,……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創九12-15)

猶太人相信神的允諾,認為彩虹是希望的象徵,每經歷一場暴風雨,天空便會架起拱橋一般的彩虹。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兩部分組成的,為什麼透過黑的部分,才看得到東西?」

猶太人的答案是:「神創造的原意是要人必須透過黑暗,才能看到光明。」猶太人相信黑暗後必見光明,這是他們永不絕望的信念。

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占領東歐某個都市。

集合猶太人到廣場上訓話,從人群中拉出一個學校的老師,要他放棄猶太教──先征服了這位老師,就可以征服其他人。

「只要你放棄猶太教,保證你一生都過好日子。」

廣場上的人斂聲屏息,骨瘦如柴的老師,冷靜地拒絕。喃喃自語:「神是神,只有神才是神!」

納粹軍官失去耐性,開槍射中教師的肩膀。

教師踉蹌跌倒,血流遍地。嘴裡卻不停地念著:「神是神,只有神才是神!」

在一連串的掃射下,教師死了,但信念永遠不死。

「神是神,只有神才是神!」這個信念支撐著猶太人在苦難中前仆後繼,即使必須付出生命,也緊緊守住,因為他們知道絕不能失去信念,否則將失去一切。

回顧舊約的祭壇


張天造地的神,意念高過一切。

耶和華「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詔告全國,為耶路撒冷重建殿宇(拉一1-2)。

住在各城的以色列人,魚貫聚集聖城。築壇、獻祭、守節、按數照例──早晚、每日,並獻上甘心祭(拉三1-5)。

當耶和華聖殿根基再度堅立之時,祭司穿戴禮服吹號,利未子孫敲鈸讚美,彼此唱和:耶和華本為善!祂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

祭司以斯拉是通達耶和華誡命和賜以色列之律例的文士。在壇上,以斯拉禮讚神。人們舉手應道,「阿門!」「阿門!」

啊!耶和華聖殿的根基已經再度立定(拉三10-12)。

展望新約祭司觀


舊約祭壇是聖職化的祭司制度,新約是信徒兼祭司的結構觀念,是人人皆為祭司的時代。也就是說,家庭的成員,無論男女老幼,都可直接領受神的啟發,或表達神的教導,不再只是父母高高在上的訓誨。父母的責任是引導孩子進入神的殿,瞻仰神的榮美,並學習重視孩子來自神的領悟,彼此造就。

家庭祭壇的目的是幫助家人過著討主喜悅的生活,從神的話中學習,與配偶、孩子分享自己,並分享彼此的喜樂或傷痛,互相代禱,在愛中和諧同工,把家庭建立在基督之中,讓家人明白耶穌是全家最親密的朋友,祂在我們中間傾聽,時刻與我們同在。那麼,必將親眼見證,神在我們親愛的家人身上所作的工。

基督化家庭的祭壇


家庭祭壇不是將家庭宗教化,而是基督化。宗教化是重視外在的教條與形式,基督化是重視與神親密的關係。

要使家庭基督化,父母親有兩項重要的任務:

第一、記得向家中每一分子表達愛心與關懷。不要勉強青少年孩子參加,硬性規定反而會使他們特意規避。父母不應使孩子對福音產生厭煩,當他們正玩得起勁時,突然嚴肅地談論神,孩子掃興之餘,徒然反感,所以,關鍵在於如何寓「門徒訓練」於「生活情趣」之中。

第二、全家規定有固定親近主的時間,嘗試有創意及不拘形式的家庭崇拜。熟記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用最特殊的方法裝飾在家中,佈置成溫馨的窩。用口中的言語、藉身體的行動,拍拍肩膀或抱抱他們。作父親的應向作母親的及兒女們表達自己的愛。

尤其是對女兒,使女兒長大後,知道如何處理與異性間的親愛關係。當於特殊的節慶、生日、或兒子要去當兵、或兒女將遠行等,學習用悟性禱告,表達父母心中的關懷。總而言之,父母表現出一兩的愛心榜樣,重於施行一斤的權威壓力。

父母所能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就是引導他們對神有純真的信心,讓他們了解自己在神心目中的獨一無二,滿懷自信地踏上人生旅途,穩健地走在主的路上。

•宇宙的創造者認識我。
•祂看重我甚於全世界的財富。
•祂了解我的恐懼,與我同行,使我免於憂慮。
•當我需要幫助時,祂以無比的慈愛伸出援手。
•神的獨生子耶穌為我捨命。
•今世之後,將來有更美好的天國,在那裡,神為我們擦去一切的眼淚!

世上沒有一對父母,在為人父母的職責上,從無任何懊悔或失敗痛苦的記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和創造父母及小孩的真神頻頻接觸的原因。

一家人要與神頻頻接觸的管道,就是設置「家庭祭壇」。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