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不懼怕炎熱來到 ◎撰文/英文原著/Boaz •譯/MF • 修/YN ◎期數:502期 ◎2019.07號


我們人類若是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可能會因此曬傷或是中暑,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皮膚癌,但仍有許多人選擇忍受豔陽酷熱。其中,有些人是為了能擁有好看的古銅膚色,定期日光浴;然而,也有人是為了要求生存,在陽光底下辛苦勞碌,賺取微薄薪資,勉強維持生活。

自然界中,旱災期的炎熱具有強大破壞力,每一綠色植物都因無水而枯萎(參:創四一6、23),每一生物全任憑烈陽炙烤,在大自然酷熱的考驗中難有存活的。

今日,全球暖化,造成天氣異常,有些地方因不可預知之熱浪來襲,使得饑荒遍行。這景況應驗了耶穌的預言,即在祂第二次再臨前會有大災難(太二四7;可十三8;路二一11)。除了上述自然災害外,此大災難也指著信仰中屬神團體裡正面臨到的問題。當是非顛倒,墮落的潮流及強勢的世俗觀念與作法影響著教會,教會所面臨的挑戰也將越來越嚴峻。

然而,舊約先知一致地安慰神的兒女,「炎熱」來到時無需懼怕,因為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所敬拜的神乃是生命的主,祂有能力引領我們面對這不可預測、變化多端的世界,並且幫助我們度過生命中最困難的一段。為能領受並持有神所賜這寶貴的福分,以下有一些前提我們必須努力去實踐,而履行這些條件能使我們與神維持良好的關係,彼此更親密。


常守在神的救恩中

經上有許多預言是關乎神為祂自己選民所立的救恩,其中一項是「這悅納的時候」(賽四九8)。就屬靈而言,當這個時刻一到,任何相信神的人都將從一切束縛捆綁中獲得釋放,無論在何處,即便在荒涼之地也必得飲食(賽四九9)。這荒涼淨光高地就是指無法生長任何植物的不毛之地,在此他們完全暴露於陽光炙熱下,但因神的恩典,炎熱對他們並不會造成絲毫威脅。他們如出埃及世代的選民,同樣享受到神所預備之雲柱的蔭庇(出十三22)。

炎熱比喻試驗、試煉和試探。只要持守在神的蔭庇之下,神的選民終究能從每一個困難的情況下得到庇護。以賽亞先知所說的更是叫人震撼:炎熱和烈日必不傷害他們,神會領他們到水泉邊。當選民完全伏服在神的監護下,無論順逆,神豐富的恩典足夠他們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景況。

當神的聖靈大降,建立起祂的教會,這句預言就應驗了。神的恩典在早期教會大為廣傳,雖然撒但鍥而不捨地試圖透過執政當局的竭力反對來破壞教會,救恩工作並未因此被遏抑,主保護教會歷經火煉般的試驗。因此在迫害時期,彼得敦促教會關注那將要顯現的救恩(彼前一5-8),神的恩典將不斷與教會同在。

不過,這試煉的情況有增無減,恐怕會更加厲害,尤其在基督再臨之前(提後三1),教會不僅要經歷使徒教會所經歷的,且將面臨更巨大的挑戰,要從火煉中找到護庇,信徒務必保守在神的教會裡。約珥先知警誡:這都在神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珥二31),證實那即將來到的危險;但在錫安(教會)必有逃脫的人──就是指選民的救贖(珥二32b;賽四六13)。


洗淨自己的衣裳

教會和信徒將遇到最大的危險就是大患難(啟七14)。第六印揭開後,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叫他們暫時不可傷害地、海和樹木(啟七1-3)。他們毀滅性的工作暫且擱置,直等神的眾僕人額上蓋了印。這印使神的眾僕人能以得勝。這些選民則一同聚集,承認、感謝神的救贖大工(啟七9-10)。

這些身穿白衣的在神寶座前排列站立。白袍代表人的品性和行為,這些人把衣裳洗淨了,表明他們曾用羔羊的血潔淨自己(啟七13-14,十二11a)。藉此貞潔品性使他們得以進到主面前,晝夜在祂殿中事奉神(啟七15)。他們整個生命都以神為中心、為祂工作,得以體驗到神完全充滿在他們當中,神也特意與他們同在。

當人達到神所要求的潔淨和敬虔的標準時,能蒙神的悅納與看重。這人將不再有屬靈上的饑渴(啟七16a)。在神面前,他的靈魂得滿足,內中不再有空虛感。儘管有時會遇艱鉅、令人無法承受的事,但神必同在,賜聖靈來幫助他度過一切的艱難。

一個人的生命中若沒有神,是極其棘手的問題,儘管人可能會試圖壓抑,但那份空虛感,從疏離神時便油然而生。生命中的困難加劇了他的不滿,甚至到無法控制的地步。一個人若沒有神的保護,無異於使自己赤身暴露在熾熱火煉裡。

考驗和試煉是免不了的,事實上,我們要進神的國必歷經這些艱難(徒十四22)。比起其他非信徒,所不同的是我們有神可以依靠,如果我們願意讓神牧養,結果將是令人驚奇的──祂將領我們到祂面前,到生命水的泉源(啟七17)。神的引導不僅反映出祂是存在的,更顯出我們與祂那親密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不再有眼淚。罪的結局是死,但我們因在無罪的關係中,不再有死亡,反得永生(賽二五8)。


信靠祂

既要得到神的帶領,就必須信靠祂。信靠神真正的含意是什麼?這信靠不是單表現在日常的讀經禱告上。在以賽亞先知的時代,有些人的祈禱和獻祭是被神完全拒絕的(賽一12-15)。事實上,他們的奉獻和宗教行為在神眼中竟看為是可憎惡的;他們越獻祭,越是惹神的怒氣。

耶利米先知曾經說過,倚靠神的那人有福了!……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耶十七7-8),他必像樹栽在水旁,在河邊扎根,這就是那信靠神之人的生活──他必在炎熱乾旱中堅立穩固。

人如何能避免火煉和逼迫所帶來不利的影響?《詩篇》作者在第一篇中指明了方法,依此而行,將使我們的靈性能達到禁得起任何嚴厲考驗的地步。

首先,必須自主自發地從罪惡中分別出來。神的兒女絕不允許在惡上、罪上和褻慢的事上有分(詩一1),這是為了確保我們不被腐敗玷污、不沾染世俗。我們不能只在與神的其他兒女一起聚集時才呼求主基督,卻在散會後言行舉止和那些不認識神的人沒有區別,這是不會被神接受的。這樣雙重標準的生活必招致神的震怒,如此就不可能期待在需要的時候能得到神的幫助。

其次,當歸向神、愛慕神的話語(詩一2)。要達到如此之愛慕,就必須下決心改變自己,讓聖靈在我們身上工作,改變我們的罪性和敗壞的性格,此潔淨過程是不可少的。這工作一旦完成,就沒有任何事能阻礙我們親近神。當舊人習性被治死,神必與我們同在,從而對神話語的愛慕之心也會變得更為強烈。

不住思想神的話語有助於進一步對祂的話產生渴慕的心,一旦嘗到神話語的美善,就會更加的期待。但是,要有這種喜愛的心並不容易,作詩的人晝夜思想神的話(詩一2b),這「思想」就是對自己訴說神的話。我們有必要對自己傳講神的話語,這是一種意願的選擇,一種教導自己的方式。無論靈性深淺,除了從教會和其他弟兄姐妹學習外,我們絕對有必要以這種方式來自我教導。這無非是為了提醒自己持守著神的話語。

這自我教導的過程是個很好的習慣,如果我們在神面前持有一顆誠實良善的心,神的話將在我們裡頭作工(路八15)。當我們能夠在生活上觸摸到神,就像一棵樹深根、扎在溪水旁,即便在酷暑的午正、在最炎熱的區域,也不致遭受傷害。神將在那裡使我們得到滋養,解除我們的乾渴。這是一個明確的管道,讓我們不斷汲取這屬神的資源以保屬靈生命的健康。我們的心會很奇妙地被保守在神的平安裡(腓四6-7)。神的力量將覆庇在我們身上,按時候結果子,永不缺乏(詩一3);儘管,在考驗和磨難當下,我們仍然有神的恩惠可廣施與別人。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保羅在獄中,監禁他的反變成了福音的助力──他傳福音給禁卒。神的力量覆庇保羅並盈溢出成為在腓立比地區弟兄姐妹的動力,堅固整體教會的信心,篤信不疑。信徒火熱的心不減,且越發放膽(腓一13-14)。


預備迎接基督再臨

「信靠神」是追求敬虔的基礎,在此前提下,聖靈將澆灌人的內心,引導人行正路。這樣的人對罪會變得非常敏感,更加靠近神,神的話完全成形在他心裡,他的生活也不致退回到那悖逆的世界。這世界可能變得越加敗壞,但他的生活越發充滿神的公義,相對於周遭的世俗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樣的生活,應該是每一位真信徒在預備迎接基督第二次再臨前所當追求的。彼得鄭重強調:要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這即將要來、天地被火銷化的日子。每一個信徒都當察驗自己內心裡所隱藏的,讓神的光照耀在我們心中最暗、最深之處,誠誠實實地反省我們的生活方式(彼後三11),以遵守神的公義作為一切行事為人的依歸。

一旦「基督再臨」成為全體教會所警醒的事,同心合意禱告也經常行在所有的會眾當中成為規範。那麼,個人的準備工夫,自然會形成全體一起預備等候主再臨的動力。透過這方式,使徒教會的信仰前例將實現在我們教會當中,而不僅是留在聖經篇幅中,成為難以實現的神學理念。早期教會神所期待的信心和愛心也必在我們當中發生,就是這末世真教會──神完美的教會,有義居在其中(彼後三13)。


結論

遭遇炎熱的日子,是人一生所不可避免的。彼得告訴我們,信徒遇火煉、試驗不要以為奇怪(彼前四12)。經上告訴我們一條存活之道:首先,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常守在神的救恩中。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持守在神的教會裡,因為教會是神施行救恩的地方(賽四六13);其次,要洗淨自己的白衣,達到神願意且喜悅與我們同在的地步。如此潔淨使我們有能力持守神的誡命。

除了個人努力之外,信靠神是使我們禁得起生活災難、火煉的基礎。信靠的含意就是我們必須脫離一切的不義,而經常思想神的話語,是我們接觸神的一個管道。神的能力必引領我們更親近祂,靠著祂的力量,無論在任何景況,都可以走正直的路,最後將能抵達「公義」這終極的目標。生命中短暫的享樂或不可避免的逆境,都不致使我們在通往天家的路上走出了軌道。因此,從個人到會眾,必切切仰望、預備基督的第二次再臨。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