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跟從主 ◎撰文/馬家麟主講•茵芙整理 ◎期數:500期 ◎2019.05號



前言

對一般人而言,跟從,就是跟著走、照著做,看起來並不難,但若是前行的路崎嶇、要做的事情不是你喜歡的,你還要繼續嗎?跟從主,就是跟著主的腳蹤行,但跟從看不見的主,這個難度是不是有點高?還是受洗成為基督徒後,就算跟從主了呢?



純粹喜歡還是努力追求

有的人覺得,我對耶穌、對教會有興趣,因為教會聚會的氣氛不錯、詩歌感人,也喜歡與人互動,樂意參加教會活動。而另一種人是立志追求長進、奉獻自己來跟從耶穌。

看起來,這兩種也許沒什麼不同,一個是追求自己想要的、喜歡的,把信仰裡面我不喜歡的淘汰掉,也就是追求信仰的愉悅感,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一個是作選擇時,會思考自己只是對教會、對耶穌有興趣的人嗎?是想在教會的弟兄姐妹身上得著人際關係的滿足嗎?還是真心要追求信仰,而且會進一步督促、改變自己,成為合乎神心意的人呢?

倘若職務會為了迎合「喜歡氣氛」的信徒,就會舉辦很多讓信徒覺得輕鬆、愉快的活動,而信徒不喜歡的就盡量不安排,這樣就變成在討好信徒。長期來說,並不是件好事。倘若職務會希望信徒的靈程更長進,就會舉辦聖經研習的相關課程,並且鼓勵信徒踴躍參與。



請耶穌為我解決問題?

《約翰福音》六章1-15節提到,許多人看見耶穌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祂。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知道大家都肚子餓了,就吩咐門徒去找食物。腓力說不可能給這麼多人吃飽。最後,耶穌用小男孩手中的「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剩下的收拾起來,還裝滿了十二個籃子。之後,耶穌就獨自退到山上。

行了這些神蹟後,眾人對耶穌有興趣,想要找祂。找到後,耶穌對大家說你們找我是為了要吃飽,是要我為你們做事情、解決問題,而不是要付出代價來跟從我(24-26節)。後來那些人就真的離開了,因為發現跟從主,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想想,我們是哪一種呢?我們要的是耶穌?還是要耶穌為我們做事、解決問題呢?



誰是耶穌的真門徒

到底什麼是跟從主?若有人問:「你是耶穌的門徒嗎?」你會說:「是啊,我有受洗、安息日有來聚會,我……,當然是耶穌的門徒。」有時候我們太快有答案,就是沒有經過思考,答案就出來了。其實,不是要問:「你有來聚會嗎?你家人是基督徒嗎?你有讀聖經、名字有在教會的電話簿上、有在聖工安排表上?」而是要問我們是否是耶穌的門徒、耶穌的跟隨者。

耶穌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七21)。又有些人可能會提出「證人」──你可以去問傳道啊,我有去聚會、我有作聖工……。但,如果耶穌卻說我從來不認識你,那該麼辦?以此,我們來思考幾個問題,1.比較:你看誰沒有來聚會,但我有來,所以我是耶穌的門徒;2.透過宗教的生活標準來證明:我有奉獻、作聖工,你可以去問負責人。3.家族信仰:你是第一代信徒,我是第四代信徒……。4.對聖經很熟,我看講道者寫第一個字,我就知道他要講什麼。

這些都不是好方法,而家族信仰也不代表你個人的信仰。


1.我是跟耶穌、教會保持距離?或是全心全意地奉獻?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祢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祢所行的神蹟,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約三1-2)。尼哥底母是宗教上被尊重的人,若跟從耶穌,那他在社會地位上會犧牲太大,所以趁夜裡沒人看到,才來見耶穌。

我們只要「安靜」的來跟隨,就可以維持生活的舒適圈,只要不必付出代價,我們都樂意跟隨。所以,我是全心全意要跟從嗎?還是選擇我喜歡的來跟從?若是這樣,摩西不用冒風險站在法老面前、挪亞不用被鄰居嘲笑、但以理不用被丟獅子坑……。我們要知道,信仰是要付出代價的。

夜裡來見耶穌後的尼哥底母,他的生命有什麼改變嗎?或是只要表面相信耶穌而已。

耶穌在講道後,眾人議論紛紛,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就想打發差役捉拿祂。最後,差役並沒有完成任務,法利賽人就質疑差役是否也受迷惑了!這時,尼哥底母就挺身而出的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祂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祂的罪麼?」但在場的人卻用懷疑的口吻反問尼哥底母──你也是出於加利利麼?意思是說,是和耶穌同夥的嗎?(約七44-52)

在當時的會議上,尼哥底母是成員之一,他認識耶穌後,便為主說了幾句話。即使沒有獲得在場的人的認同,但他的勇敢,我們做得到嗎?假使我們在會議上,你敢為耶穌說話嗎?我想,大部分的人可能會等有人先開口再附和,因為我們會考慮「挺耶穌」的後果,可能被排擠、可能要犧牲更多。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約十九39)。這是耶穌被安葬後,尼哥底母拿貴重的沒藥、沉香來,更重要的是,他沒有隱藏對耶穌的情感,因為耶穌的門徒都躲得遠遠的,但尼哥底母不顧一切,表達對耶穌的愛,顯出他是真正的跟隨者。


2.我知道耶穌、我認識耶穌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路七36)。西門邀請耶穌到他家,可是他沒有親切的問候,沒有為耶穌洗腳,也沒準備抹頭的油。所以他是知道耶穌,但不認識耶穌。我們常常把知道和認識搞混,什麼是知道,就是累積宗教信仰的知識,比如對聖經很熟悉。想想,我跟耶穌親近嗎?有覺得關係很密切嗎?

這個事件結束前,耶穌問西門,你看見這女人麼?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的用嘴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路七44-46)。

這兩種角色,我們比較像哪一種?像西門,還是有罪的女人?想想,我上次對神毫無保留的付出是什麼時候?我上次對耶穌激動流淚是多久以前的事?我是知道耶穌嗎?還是認識耶穌?


3.我是跟從人的制度,還是真的有跟從到耶穌

2004年有一個奧運選手參加50公尺步槍比賽,賽前大家都非常看好他。在最後一槍時,他瞄準目標,射中紅心,卻是零分。為什麼?因為射到別人的靶心,不是自己的,所以零分。

有時我們是耶穌的跟從者,我們的信仰表現也很好,但卻是零分!因為我們射錯目標。如果我們跟從人的制度,沒有真的跟從到耶穌,就像法利賽人自己做得很好,也要求別人,但耶穌責備他們,因為外在的表現和內在的生命不同,徒有敬虔的外表(可七6-8)。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信仰很好,那有可能是家族的傳承,不是你熱切地追求。因為從一出生,長輩就把基督徒的身分交給你,你就讓自己長得像基督徒,說話、做事像基督徒,但從沒有從心裡愛上耶穌。你的信仰只是對家族傳統的尊重,不是你熱心、心甘情願地追求,就像撒都該人。

有的像法利賽人,用標準衡量自己和他人,在乎有做到宗教要求的事,像是命中靶心,但卻和內心的狀態不同。又,有沒有可能是你刻意的表現,而不是內心真正的感動。有些人在聽道,覺得聽到的是在說別人,絕對不是我。刻意的行為做太久,已經分不清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有些人花很多時間研究宗教,卻對身邊的弟兄姐妹毫無愛心。但信仰的核心是愛,有些人用這種名分,對已經受傷的的人落井下石;當律法比愛還要大的時候,遵守條規比彼此相愛更重要時,我們已經瞄錯目標,就算命中紅心,還是零分。

有位慕道者說幾十年前來真教會,後來決定一輩子不來了。因為他上次來的第一天,福音組人員就告訴他說你之前的受洗沒用,會下地獄的。他就決定不來了。福音組人員覺得自己講得沒有錯,因為那個人的洗禮本來就不符合聖經。但想想,教會為什麼要請你來作聖工,是希望你可以讓更多慕道者來親近教會,可是你這麼一講,卻讓慕道者心生不滿,不再親近教會。

當一個組織只關心條文、規則,不重視彼此相愛,這個組織就走下坡了。我們看耶穌很多次和法利賽人衝突,因為他們只重視條文規定上所說的,比如在安息日不能醫治病人,但耶穌看到的是生病的人,所以憐憫、醫治他。



跟從需要回饋?

《撒母耳記下》十七、十九章記載押沙龍背叛大衛,巴西萊勇敢幫助大衛的事蹟。大衛住在瑪哈念的時候,年高八十的巴西萊就拿食物來供給大衛。大衛感念巴西萊的雪中送炭,就邀他到耶路撒冷養老。但巴西萊對王說:「我在世的年日還能有多少?還能嘗出飲食的滋味、辨別美惡麼?還能聽男女歌唱的聲音麼?僕人何必累贅我主我王呢?」他無所求,只想回去老家,以後葬在父母的墓旁(撒下十九32-37)。
在決定跟從主後,你的人生有什麼改變嗎?你想得到什麼?

有一位老闆希望即將退休的工人能夠再完成人生中最後一棟房子,但這位工人對於這件工程顯得不在意,他想,我快退休了,就隨便蓋吧!經過一段時日,總算交差了,而老闆竟然要把那棟房子送給他。他連忙驚嚇地說,這房子不能住,因為施工品質不佳……。

有時候我們像這位工人一樣,覺得自己比別人了解、熟悉,態度就容易隨便。現在我們所做的聖工是要營造一個教會信仰的氛圍,以後我們的後代要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我們敢隨便嗎?還是我們會想,隨便啦,有做就好?



結語

放眼這個環境,大家努力拚經濟,可能犧牲時間、健康、親子關係,甚至是拉開了與耶穌的距離。在追求這些物質時,你有想過,這可能已經損失了自己和家人的信仰?在跟從主的路上,我們必須不斷的反思耶穌為我死,值得嗎?我現在作聖工的態度,真的值得耶穌為我死嗎?我想要追求的事,值得耶穌為我死嗎?但願我們都能被神的愛激勵,用著一顆感念的心,為主而活,也為主而死。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