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婆婆失能了 ◎撰文/望 ◎期數:496期 ◎2019.01號


最近看到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的另一著作《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心中起了很大漣漪,不禁想起八年多前照顧失能婆婆的一段經歷,很後悔沒有早看到此書,也引發我把自己的經歷書寫出來,對自己是個省思,也期望能幫到目前有相似經歷的同靈。

2010年4月,婆婆在去參加晚間聚會的途中,遭計程車撞倒,當場暈迷送醫急救,幸生命無大礙,但右腿髖骨受傷、腰椎下陷,自此不良於行,生活失去自理能力!

從此婆婆生活步調完全改變,性情也起了大變化!那年,她83歲。

婆婆原來的生活模式是每天約八點出門到教會早禱,並與其他同靈聊天話家常,中午返家,晚上再去教會聚會。十幾年來天天如此,個性開朗、獨立、自主,敬神愛人。

但受傷後的婆婆不能再自由出門,進出都得仰賴退休的外子,加上生活失去自理能力,我們一心只想把她的生活料理周全,三餐無虞,洗澡有居家照護人員幫忙,一切似乎都妥善了;但卻沒預料到這時的婆婆,心理已慢慢起變化了,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生不完的病!

婆婆的信心非常好,有病常靠神禱告,也常有美好的體驗,所以很少生病、看病。但失能後的婆婆,幾乎每星期都要看病(有時一星期看三科)。她看過的病有:高血壓、頭痛、暈眩、鼻過敏、牙痛、臉部神經痛、心臟血管、腰腿痛(長期)、便祕、失眠、手骨折、靜脈曲張、四肢抽筋、咳嗽、肺炎、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尿失禁、尿道炎、眼疾、憂鬱……,順從的外子總是耐心地帶她看病,但我看到日益增多的藥袋,總覺吃那麼多藥對嗎?好嗎?後來還是鼓起勇氣告訴婆婆,如果沒有忍受不了的疾病,不要常看病,吃太多藥,對肝腎不好,臺灣很多人洗腎就是太愛看病吃藥;婆婆當下好像聽進去了,有一陣子不再那麼常看病。

但我們終究沒有了解:婆婆為甚麼有生不完的病?

後來看到健康方面的雜誌,裡面提到老人有時也會以生病,來引起兒女的注意和關心,與外子分享這個訊息時,他不以為然地說:「我現在生活都以她為重心了,難道還不夠?」



我死了比較好!

當我外出上班,只有外子與婆婆兩人在時,她常會對外子說想死、神為甚麼不帶她回天家之類的話,外子當然勸她不能求死,但是心中難免有很大的挫折:我這麼努力為您的「生」活著,您為甚麼想死?

但岸見一郎說,要失能或失智的人,相信自己還有生存的價值,需要極大的勇氣!原來一向好強的婆婆,對於她這種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也一樣深感挫折和無用,和我們期待她有被妥善照顧應心存感激的心理,竟有著完全相反的角度!難怪彼此都是沮喪的!



為甚麼不聽話?

婆婆晚上睡覺時,常會起來兩三次如廁,為了讓她方便,我們買了活動馬桶放在床尾,但她還是幾乎每次都跌倒,一跌倒就用拐杖敲響聲音。在隔房的我們,外子總趕快過去扶她起來,但這樣很影響外子的睡眠。於是他就教婆婆起來時不要站著,因醫生說會有姿勢性的貧血,所以外子就示範給她看,醒來先坐著,然後屁股往右挪三次就到床尾了,再將屁股挪到馬桶上,就安全了。但是婆婆還是不聽話,再繼續跌,外子就對她大聲說:您為甚麼都不聽話?!婆婆回說:小個便就這麼麻煩!你幹嘛大聲?(其實婆婆嚴重重聽,一般電話、門鈴聲都聽不到!)

岸見一郎說:想要阻止父母做某件事時,我們常常情緒激動地對父母大小聲,就如帶小孩一樣,父母常用大吼大叫讓孩子做甚麼或不做甚麼,可惜這種作法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我們想依照自己的想法支配父母,但是他們並不會因我們的責難而退縮,還是持續相同的行為,而且不管我們吵得多兇,過了不久父母又忘記了!

看到這段話我得到一點安慰,原來很多父母是一樣的。

後來我們溝通婆婆晚上穿尿布,還站在她的立場告訴她,是怕她跌倒骨折,受苦的還是她。她終於答應!但還是有時穿,有時不穿。



我要禁食!

延續前面的話題,還是在婆婆不顧安全、不聽話時,外子常因心急而需大聲跟她溝通,她不服氣也不高興,結論就是告訴他:我今天禁食,不吃了!

有一個安息日,我的弟弟娶媳婦,婚禮是在中午,於是外子告訴婆婆這件事,請她在家,無法送她去教會了,並告知中飯在電鍋!她回說知道了,我們就放心出門了。

結果傍晚回來,得知婆婆自己外出叫計程車去教會了!外子非常震驚和生氣,因她走路不穩,所以每次外出我們都要扶著她,怎麼可能自己叫車出去呢?一方面驚訝!她原來比我們想像的健康;一方面又生氣她不聽話,就說了她一頓。結果她告訴外子:我晚上禁食,不吃了!

岸見一郎說,子女總是忍不住限制父母所有可能造成危險的行動,但卻不應該過度小心而打消父母行動的念頭!

這句話我同意一半,如果只到樓下中庭走走,當然可以,但叫車出去?我們沒有自主能力時,就已經沒有冒險的權利了,因為自己並沒有能力承擔後果呀!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

婆婆對自己闖關成功,其實是很得意的,我們期待她能聽話或為我們著想,終究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呀!



你們怎麼還不回來?

結婚第二年我就與婆婆有同住經驗,她很開明不會等門,只要外出時跟她說去哪裡就好,不會管我們幾點回來。

失能的婆婆卻完全換個人!

第一次發現有異,是在一個晚上七點半左右(我該下班回到家的時間),外子如常到車站接我,見面後卻說想到藥房拿點藥,這就耽延了二十分左右。結果外子一上車,發現忘在車上的手機裡,有十五通來自家裡的電話!

回家後趕忙問婆婆有甚麼事那麼急?她沒好氣的說:你們晚了二十分鐘!

第二次是在此事後不久。我們夫婦去第二殯儀館參加一場傍晚五點半的告別式。四點半出門,六點半喪禮結束,我們沒吃晚飯就趕快回家。約再十分鐘就快到家時,外子手機響起,我坐在旁邊,仍聽到怒吼的聲音:「你這個不孝子!沒親情!我要去住養老院!」然後電話就掛斷,外子緊張的加快速度開車!

進家門時,我站前面、外子跟在後面,由我解釋七點半回家的經過(婆婆對外子較直接,對我會有三分客氣),並告訴她,沒打電話是她都聽不到電話聲呀!感謝主,我溫和的解釋,婆婆有聽進去,沒有再生氣了。但其實我是不諒解並覺得委屈的,又不是去玩,且出門前就口說手寫的告訴她去哪裡(婆婆重聽,外子習慣出門前,除了口說還要寫一張紙條,約幾點會回來),盯我們到這程度是怎麼一回事?

在那兩件事發生後,我仍未警覺婆婆異樣背後的原因!

再隔不久,我們夫婦參加訪問(通常我們會為婆婆先備好午餐再出門,約下午一點半回家),這也成固定模式。但有一天我們因回家前去喝了杯咖啡,而在兩點半後回家,照常進婆婆房間告知回來了,她大聲說了一句:「難道都不會擔心嗎?」然後起身走到客廳,坐下來放聲大哭!我們夫婦對看一眼,完全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但事後卻讓我明白了:婆婆心理生病了!她不是故意找我們麻煩,因為看得出她也很痛苦呀!有這份明白,我能諒解她,知道她就像害怕父母出門的孩子,常等著父母到底幾點會回來?

從此我們就更謹慎外出,儘量不讓她擔心!然而事情卻愈演愈烈,婆婆等門更全面性,我們外出買菜、聚會、訪問、看病,連到社區地下室俱樂部健身、倒垃圾……,都會讓她不安,簡而言之,就是不要出門最好!

後來我們甚至買菜、聚會都只一人出去,然而她仍會擔心那個出門的。記得外子有次晚間領會,過了九點半未回來,原本八點就上床睡覺的婆婆,竟然起床坐在客廳等他!我只好趕快打手機問外子:為何耽延了?趕快回家,媽不睡覺在等你!

對於還在上班的我,更是天天等門,我每天到臺北上班,要轉換三班交通工具才能到家,但感謝主,我的公司很少加班,幾乎每天固定七點半回家。婆婆總要等到我回家才安心上床睡覺(她八點就睡)。

但是我偶而會睡著坐過站了,如此折騰總會晚十五分以上回家,遇上這情況,我總是懊惱加驚慌!有一次甚至掉下淚來:我都六十歲了,為何還有門禁?

終於提起勇氣寫了一封信給婆婆,告訴她我知道她是關心、擔心我們,但等門對我們壓力很大!她也回了一封溫暖的信,向我們致歉,並表示以後不會再等門了。我看了很高興,婆婆終究是講道理的!

但事實不是如此,她繼續等門!

至此,我方明白,一切都不可逆了,婆婆再也回不去了!而我,只有接受。

但生活卻又令人窒息。每次外出都懷著罪惡感,回來又戰戰兢兢:「她是不是又坐在客廳迫切禱告?」就等著我們說:「回來了!」



我要去養老院!

「我要去養老院!」這是婆婆生氣或不高興時的口頭禪,但也是她年輕時的老年心願(她常對我們及孫輩提起教會在埔里蓋了安養院,她希望晚年能到安養院)。

而我們覺得住安養院應是不得已的選項,總是敷衍過去。

然而壓倒駱駝最後那根稻草終於來了!

那是在婆婆失能約近五年後的某一天,我們應一位九十歲老者之邀,參加她的生日午宴。記得地點離家較遠,我們約十一點出門,卻在傍晚四點才回來。當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回到家時,發現她不在客廳禱告,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回房時,卻在臥室看到一封長信,寫給我們兩人的,大意是謝謝我們這麼多年來的照顧,並說出她的心願:「老時能住安養院,每天散步園中,與三兩好友話家常,是多麼愉快的一件事呀!」當然也對我們的外出表示不解和痛苦。

外子和我終於明白如果雙方都是痛苦的,那麼任何一方的忍耐都不具意義了,因為結果還是痛苦呀!為何不趁她拿著拐杖或扶著四腳椅還能走動時,讓她實現夢想?(這也是常來探視她的侄兒們的看法)

明白此點,我們只好答應她老人家了!

婆婆離家住進安養院了。外子說:「我其實沒有喘口氣的感覺,而是感嘆不已!」

望著原是買給她住的房間成為空房,我也會有惆悵之時!

但,願一切都是值得的!



結語

人口快速老化已是目前臺灣社會的趨勢,長照也已是很多主內家庭的問題,教會到底有多少牧者能預見這問題?教會對安養護中心的增建有何具體規劃?(尤其在北區!)希望本文也能喚起教會當局真正關心這已非常急迫的問題!

求祢使我清晨得聽祢慈愛之言,因我倚靠祢;求祢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祢(詩一四三8)。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