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剃頭之刀──大利拉的殺手鐧(下) ◎撰文∕郭祝壽 ◎期數:496期 ◎2019.01號
大利拉四次的試探 第一次:「大利拉對參孫說:求你告訴我,你因何有這麼大的力氣,當用何法捆綁剋制你。 參孫回答說:人若用七條未乾的青繩捆綁我,我就軟弱像別人一樣(士十六7)。 我們發現大利拉一來,就直接問參孫的祕密,而且探求剋制之法。但參孫卻用謊言回答;那表示他對大利拉,猶有一絲兒的不放心。 果不出其然,大利拉和非利士人是同謀的,他們就按參孫所提供的方法,來捆綁捉拿參孫。 當然是被掙脫了。 可是過程卻是相當嚇人的。你可以想像「有人預先埋伏在婦人的內室裡」的景象(士十六9),那種氛圍叫人餘悸猶存。 然而,參孫卻是滿不在乎般! 大利拉連續四次試探,讓我們感覺到,她這位蛇蠍美人真的很像魔鬼;當年主耶穌三次勝過魔鬼的試探後,魔鬼是暫時離開耶穌(路四1-13)。 牠並不灰心,不放棄;有機會牠必定捲土重來的。 相同的,我們在大利拉身上,也看見這種特性,即不容易放棄,非常頑固(以善意解釋乃堅韌)。 如果說,這是她的強項,那麼這就是參孫的弱點(參孫的韌性不夠)。因此禁不起以後她天天催逼,心裡煩悶要死(16節)。 以己之強,對付彼之弱,焉能不勝! 切記,魔鬼是不會灰心的! 第二次:「大利拉對參孫說:你欺哄我,向我說謊言。現在求你告訴……」(10節) 假如在第一次參孫受試探時,對大利拉的心態沒十足把握,但經歷過第一次的危機後,他應該瞭然於胸罷!大利拉和非利士人同謀要害他,這是無法抹滅的事實;要不是他還算聰明,隱藏祕密的話,他早成為階下囚了。 但是,為什麼第二次試探臨到時,他依然用同樣的態度對付之?! 第二次危機與第一次依然一樣,「有人預先埋伏在內室裡」(12節)。 所以,參孫大概有種心態:「過度自信」,因而也低估大利拉的能耐。 他已經知道,大利拉和非利士人的企圖,他也樂得戲耍她(們);就像貓戲弄老鼠般,他樂在其中。 第三次:「大利拉對參孫說:你到如今還是欺哄我,向我說謊言。求你告訴我……」(13節)。 大利拉雖一再被欺哄,她總是鍥而不捨。反觀參孫的回答,雖仍是謊言,卻離他的祕密愈來愈近了。他的回答中,已經牽涉到頭髮了(頭上的七條髮綹)。 一個小細節很有趣,亦是我們常忽略的;即參孫的回答:「你若將我頭上的七條髮綹,與緯線同織就可以了」(13節)。 最後這幾個字「就可以了」,旁邊有黑點,表示本來沒有的,是為了讀起來順暢易解而添加的。 換句話說,參孫這句話沒說完,就突然停住了;或許他突然警覺到,他的話語中已經提到頭髮,他的祕密快要曝光,所以他突然頓住、停下……。 唉!言多必失! 他雖是玩世不恭,甚至面對大利拉的試探(怎麼看都是妖嬌的弱女子),總是以戲謔作弄的方式,諒她也無可奈何吧! 有人認為參孫一再體貼肉體,順從情慾,雖暫時化解危機;但至終會矇蔽心眼,心中過去因聖靈充滿所具的靈明,會漸漸消逝,以至屬靈的判斷力,逐漸麻痺、遲鈍。 另外,他亦可能認為大利拉是愛他的;「打是情,罵是愛」不是嗎?! 在第十六章的敘述中,再也沒有像之前所強調的「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的字眼了(參:士十三25,十四6、19,十五14)。 靈、肉之爭是保羅所強調的道理(羅七18-25)。而它最真實的戰場,就是在我們內心的方寸之間吧! 「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神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 又云:「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六7-8)。 第四次:「大利拉對參孫說:你既不與我同心,怎麼說你愛我呢?你這三次欺哄我,沒有告訴我,你因何有這麼大的力氣? 大利拉天天用話催逼他,甚至他心裡煩悶要死」(15-16節)。 通常,人們會提到女孩子的拿手戲: 一哭,二鬧,三上吊。(乃博君一笑) 參孫娶的亭拿妻子,就是用啼哭(士十四16)作武器,逼得參孫洩露謎底。 現在面對大利拉,天天用話催逼,以至他煩悶要死(受不了!),也因此洩露祕密。 可憐參孫,空有大力氣,卻難以抗拒哭鬧嘮叨!真的是「順情慾,收敗壞」。 別忘了,《箴言》六章23-28節的訓勉: 誡命是燈,法則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 能保你遠離惡婦,遠離外女諂媚的舌頭。 你心中 不要戀慕她的美色, 也不要被她眼皮勾引。 因為妓女能使人只剩一塊餅,淫婦獵取人寶貴的生命。 人若懷裡搋火,衣服豈能不燒呢? 人若在火炭上走,腳豈能不燙呢? 參孫就是喜歡玩火,結果是玩火自焚! 從「人若」到「你若」──層級的降低 試對照參孫回答大利拉的話,如何可剋制他(7、11、13節),除了謊言內容不同外,有一特別之處;在第一次(7節),與第二次(11節)皆談到「人若用……」;這裡的人當然可指任何人或非利士人。 當初神的使者向參孫的母親顯現,有預告將來參孫的身分與使命,那就是「歸神作拿細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士十三3-5)。 因此,參孫是屬神的拿細耳人;他的工作等級是民族性的,他打擊的敵人是非利士人。 在《士師記》十六章5節,我們也看見,是非利士的首領們去見大利拉,若能成事,他們就每人給銀一千一百舍客勒。 連非利士的首領都知道,須全體傾全力與參孫對抗,因為這是民族對民族性的戰爭;可嘆!參孫好似沒這般概念! 然而到大利拉第三次試探時,參孫的回答,卻是說「你若……」(13節);此處的你,自然是指大利拉。 換句話說,他把這祕密看成是他和大利拉二人間的事。也就是說,他心中根本沒有為國為民那種偉大的使命感;他只將他的工作當成興之所至,隨心所欲。 既然這祕密要讓大利拉知道,他對敵人也沒有防衛感,他也不認為大利拉能對他造成任何威脅。 個人感想: 我們每個人都從神那兒,領受不同的使命,其範圍是由個人至家庭,再至教會甚至國家。 我們不要妄自菲薄,作賤自己;反而該自尊自重。我們很少是單獨存在的,在神選民的團體中,我們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在生活的層級上,我們該往上提升;如此,我們的生活將更趨嚴謹,我們的事奉亦將更具使命感而臻於成熟。 不可用剃頭刀剃頭 出生前,神使者的叮嚀(士十三4-5),歷歷在目。 現在,參孫親自將此祕密告知大利拉。 所有拿細耳人的規矩,他差不多都違犯了,只有留長髮這事,是他最後得神同在的根據了。 頭髮本身沒什麼祕密,重點在於守拿細耳人的規矩背後,所隱含的與神立定的關係之約;現在連頭髮都被剃了,神自然離開了。 參孫是否真的相信,保留頭髮那麼重要?!抑或他也存疑,剃掉頭髮有那麼嚴重?!我們都不知道! 但是讓我們困惑的是,頭髮的祕密既那麼重要,而且參孫前三次也很小心,甚至用謊言來欺騙對方,照理大利拉的企圖已經那麼明顯,毫無疑問地,參孫更該守口如瓶才對;可是他竟在催逼之下,吐露沉藏於心中的祕密。 是他的個性使然嗎?!很有可能! 隨心所欲,自我中心,不顧神旨,不體貼民意,過度自信托大,低估對方;以及對神的認知太膚淺……。 過去,不管他再如何荒唐,事後神總是幫助他,使他脫困。 所以,最後這一次當大利拉喊著非利士人來抓拿時,參孫由睡中醒來,心裡仍說「我要像前幾次出去活動身體」。 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 因此,我們很篤定相信,他對神的認知太有限,對於神給予的寬容、忍耐,幾乎毫無所覺;如果真如此,那恐怕對神所賜的大能大力,也從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好可惜,身負神恩及鉅大使命,卻呈現如此自我及戲謔的生命。 他的生命宛如一首悲歌。 偉大萬夫莫敵的士師,竟敗於── 一個女子和一把剃頭刀中。 大利拉,外表可能看似柔弱(若像小鳥依人則更諷刺),卻有著強韌的耐性,她卸了參孫的心防。 剃頭刀,可能小小支,它能作啥?!別看輕,它可是剃掉拿細耳人分別為聖的頭髮,化消掉參孫的神力。 「美女+剃刀」,這般的組合要小心。 其特色是不太起眼,讓人輕忽它產生的能量。千萬記住:「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羅十五4)。 大利拉使參孫枕著她的膝睡覺,叫了一個人來剃除他頭上的七條髮綹(士十六19)。 參孫是在睡覺中被剃掉頭髮的(也有人認為枕著膝是發生性行為的保守說法);但我們發現參孫睡得很沉很熟,連頭髮被剃的當下,他都不知道。一直到大利拉叫他才醒過來;可見他很放鬆! 唉!洩密又熟睡(放鬆),如何是好! 最後以兩句經訓互勉: 所以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總要警醒謹守(帖前五6)。 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說……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太二六40-41)。 若不警醒禱告,誰能看透── 溫柔鄉,竟是地獄的溫牀; 死亡的進身! 若不警醒禱告, 誰能枕在大利拉的膝上, 說「不」呢?! 誰能視透── 大利拉這黑寡婦所編織的, 漫天大網; 她欣喜、期待, 彼端所傳來心靈的悸動── 「我愛你」。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