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與主同行、與子同行 ◎撰文/佳禾 ◎期數:486期 ◎2018.03號
以諾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創五22)。生兒養女畢竟不是易事,與神同行到底是多一件麻煩事,還是於教養子女有益?

一.在教養的背後

愛護兒女是所有父母的認知,基於什麼價值標準,用什麼方式教養子女那就因人而異。差異來自父母的成長學習背景,來自父母本身的性格;這個差異就造成迥異的教養結果,是父母不得不察的事實。孩子獨特的性情,加上複雜的外在因素,教養子女就成了考驗父母智慧與耐性的試煉。

有一句諺語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武斷的話彷彿把教養問題都歸咎給子女,卻忽略沒有人上過「父母學校」的事實。換言之,父母這個角色有時候是七拼八湊,邊做邊學的結果,明明心慌卻要裝作大人樣,獨尊刻板的養育教條,卻忽略個別差異。假使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些真相,教養一定會遭遇瓶頸。見識過許多教養困難的案例後,若不是在主裡面,真的要說教養孩子得憑運氣。

聖經對教養提出一個中肯的觀念也是真理: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子女(來十二10)。意思是人只能在短暫的時間裡照著自己的想法去管教子女。所以就算父母盡力教養子女,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達到理想的教養成果。因此簡單的結論就是唯有交託萬靈的父管教,才使子女得益處,而且與神的聖潔有分,就是有永生的福分。

如果我們認同上述聖經的觀點,就會認同以諾與神同行,並且生兒養女是並行不悖,而且相得益彰。進一步說,倘若在教養子女的事上遭遇挫折,做父母的真要好好內省,是否不知不覺中與主耶穌漸行漸遠。在父母能力範圍內都盼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有心的父母更期待建立孩子純正的信仰。然而教育這件事就像培育幼苗,沒有立竿見影這件事,揠苗助長更是愚蠢的行徑。

然而就像羅得被所多瑪吸引,漸漸挪移帳棚,世俗的價值觀念也會慢慢影響家長,過於在乎子女的表現。家長若緊迫盯人,對孩子的成就斤斤計較,這麼一來可能帶來相反的結果:養出叛逆的孩子(如果他有優秀的獨立思考能力),養出陽奉陰違的孩子(如果他有優秀的變通能力),養出退縮憂鬱的孩子(如果他有優秀的覺察能力),養出唯利是圖的孩子(如果他有優秀的行動力)。如果不想摧毀神給我們孩子的天賦,請學習雅各懂得衡量孩子的能力慢慢走(創三三14)。

我們對孩子的理解有限、能力也有限,面對漫長的育兒路,我們可以從神得到無窮的幫助,只要我們與神同行。

二.同心同行的教養

家長都期待孩子聽話,但很少人問為什麼孩子願意聽話,或者非聽話不可?聖經中有段動人的描述: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歌一4),「愛」就是關係中的核心,是「我願意」的關鍵,天上的神以慈繩愛索引導我們(何十一4),因為只有正向的鼓勵才是教人向上的動力,責罰只能消除不當錯誤的行為。父母管教兒女的動機都說因為愛,所謂愛之深責之切,這句話只對一部分。關於「愛」還有許多眉角。

首先,父母要有同理心,回想自己過去也有挫折失敗、心境痛苦難堪的時候。主耶穌因為同理人的困苦,謙卑降世為人,生在馬槽之內,長在木匠之家,傳福音無枕首之處,被拉到宰殺之地無聲如同羔羊。思念主的一生與代死,好好地體會主的愛,心懷主的恩去做一個有同理心的父母(參:來十三3),憐憫自己的孩子,為孩子代求(哀二19),別等孩子心死了才後悔莫及。

大人不容易覺察到過去與現代時空的差異,就著自己的慣性,常不加思索沿用上一代的管教方式。尚未成熟的孩子溝通能力還不夠,如果光有責難,沒有體諒,就會選擇不再溝通,做無聲的抗議,或拒學或乾脆使壞,重者終生啃老。因此建議父母與子女在爭執的議題上儘量避免用「說服」的態勢,或者透過孩子可以信任的第三者(其他親友、師長、專業人員)進行溝通,尤其是面對國中以上的孩子。父母應該張開耳朵,理解孩子的為難(千萬別低估孩子的難),留意莫將所有責任(情緒)都堆到孩子頭上,讓孩子感到絕望,否則父母會失去這個孩子。

再者,父母要有真知識。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只有少數受過教育學的訓練。幸好這些都不是教養成功的保證,否則同為父母情何以堪?感謝主的恩典,我們親近主就能夠領受真知識(箴八),得到聰明和能力,才知道怎麼說不會惹孩子的氣,怎麼做才不會讓孩子失了志氣(西三21),都仰賴時時禱告,天天讀經,常常聚會。更重要的是,父母能認清自己的不足,出於謙卑與懇切,確信聖經真理,才能將神的道內化吸收,展現在教育上有真理的仁義與聖潔(弗四24),才於教養有助益。

眾所周知教養子女不光是提供基本需求,還加上性格態度養成、訓練為人處事能力。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也不單是基因遺傳,更包含父母子女間的互動所形塑的家庭氛圍,這個氛圍是教養的關鍵。氛圍的營造端賴父母的能力智慧,這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無關乎個人的智商與財富。主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主耶穌是生命源,聰明的父母應該緊緊靠在主身邊,汲取生命活水,改變自己的生命,自然能夠影響自己的孩子,塑造出有基督形象的下一代。

急功近利是現代社會的特徵,所以「等待」必然是一大操練。因應現代對快速便利的需求,農業也有催熟的技術,然而肉雞還是比不上土雞,因為後者是自然長大的。孩子也是從小慢慢長大,所以急不來。如果願意依靠神的帶領,以聖經真理為教育的圭臬,就需要耐心等候,不自作主張。以諾與神同行為什麼是三百年?為什麼婦人血漏十二年才得到醫治(太九20)?「等待」其實是神愛人的方式,祂寬容人,透過等待使一個人有機會漸漸改變(彼後三9),做父母的最需要學習忍耐等候,不僅是為了給孩子留下改變的餘地(參:太十二20),要思考自己也需要改變成為適任的父母。

至於「近利」,我們對羅得的妻印象深刻,她不捨世上的財富,轉身回望就變成鹽柱。做父母的很難不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比較,或者在自己的孩子之間比較。「近利」帶給家長焦慮,只擔心孩子前途如何,寄望孩子的成就帶來的榮耀。這種心態是否已經離開基督的道理好遠好遠?是否父母的不安與虛榮心(或者自卑感?)作祟,把自己的「想要」投射在孩子的成就中。如果達不到目標,父母難免失望,就會影響親子關係,在孩子心中會造成情感與社交障礙;如果可以達到目標呢?扭曲的價值觀會使人找不到天國路。父母要仔細想想自己的價值觀是在天,還是在地。

如何忍住不焦慮?怎麼等呢?就是「積極」活在神的旨意中。神交代亞當修理看守伊甸園,為伊甸園中的活物命名,除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可吃,此外別無吩咐。神看見亞當的不足,就主動為亞當安排配偶幫助他。因為亞當住在伊甸園中,神同在,有豐盛的恩典,沒有多餘的憂愁。等候,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實踐聖經的道理,過著敬神愛人、與主同行的生活,照著神的道理教養兒女(弗六4)。

三.求主同行

做為父母,最大的障礙還是不放心。說穿了,就是對子女不放心,對環境不放心,包括對神也不放心,看來大概對自己最放心(?),因此等不及也放不下。明明聽過的道理,從來沒有進到腦子裡,因為內心被憂慮充滿,容不進神的道。殊不知,對管教殺傷力最強大的便是父母的焦慮不安,帶著情緒的言行往往於教養無益,應該說就是破壞親子關係與教養成效的元凶。

雖說父母的本意是愛護子女,但重點是子女感受到多少愛護?還是令子女感到無助與喪志?聖經上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四19),在神愛中的人並無懼怕,倘若憂心忡忡,不要遲疑,就來到主前不住的禱告吧!請留意,不是用自己設定的目的當作指標,禱告乃是願主的旨意成全,這樣主耶穌必定將出人意外的平安賜下,內心便無憂愁,我們也才能將這分平安傳遞給子女。

究竟人生在世什麼最珍貴?難道不是擁有一份心意相通、互相提攜、彼此信任,同心同行的關係嗎?如果親子之間也能建立這般的關係,溝通無礙,教養必定有成。神從起初就渴望與祂所創造的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分享祂的愛,只是人常常悖逆,偏行己路,遠離神的真道。教養子女的過程是神高明的安排,藉此歷程父母更能體會神是如何愛我們屬祂的兒女,好讓我們甘心與主同行,享受主愛。且讓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攜子與主同行。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