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撰文/黎為昇 ◎期數:484期 ◎2018.01號
進度:詩篇一二六篇1-6節

直譯經文:

話說本詩之前


本篇是上行之詩的第七篇,根據詩歌的內容來看,連續兩次強調「耶和華向我們行了大事」與「歸回被擄而返」,因此聖經學者判斷有可能是被擄歸回的餘民所寫的,經文士以斯拉團隊將詩篇匯集而成為上行之詩的一部分。2

至於選民為何被擄?追根究底的原因就是選民離棄神,我行我素,正如耶利米先知引用神所說的話:「因為我的民做了兩件惡事:他們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蓄水池,破裂的蓄水池是不能儲水的(直譯)」(耶二13)。3耶利米用破裂的蓄水池來比喻以色列民選擇靠自己來走自己的道路,靠自己來解決問題,到最後就像耶利米諷刺已被亞述所滅的以色列國般,以此來提醒當時的猶大國,說:「以色列是僕人嗎?或者他是家中生的嗎?為何成為掠物呢?(直譯)」(耶二14)。很可惜當時的猶大國民將先知所說的話視作耳邊風,到最後也成為巴比倫的饕餮大餐。

上一篇上行之詩的最後一句「平安歸於以色列」,這個平安不只是靜態的平安、感覺上的平安,而更是勝利果實所得的平安,也就是付出極大代價所換來的結果。因此神為了要使以色列得到真平安,讓以色列民被擄到外邦,將他們「拔出、拆毀、毀壞、傾覆」,為了換得「建立與栽植」。4時候一到,神便將他們從外邦帶回來,成就神向祂選民所應允的預言:「因為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命定的七十年滿了,我要眷顧你們,並向你們建立我的恩言,使你們歸回到此這地(直譯)」(耶二九10)。

我們不要將本篇的情境只侷限於主前539年的那個時刻,其意境更可以擴大到任何一個飽受主恩典的選民,卻因著一時的軟弱而被擄到「外邦」,飽受世界與惡者的蹂躪,直到神的憐憫再次賜予悔改的機會,使甘願付出一些代價的人,歸回到神所眷顧的「應許之地」。

徜徉神為我們行大事的喜悅


第1節中的「歸回」,此處作附屬名詞用,意思是使某物返回到起初離開的地方。5回轉可不是「心裡固然願意」就可達成的事,而是需要對付自己的疲倦與怠惰,克服種種體貼肉體的理由,才可能有機會付諸行動。

正如《雅歌》中的女主角,當她的良人希望進到內屋要她開門時,她慵懶地躺臥在床上,給了自己很多理由拒絕開門,直到她意興闌珊地開了門後,赫然發現她的良人已經遠離。6神賜給人回轉的機會,但選擇回轉與否的關鍵往往在於我們。

被擄而返」是「歸回」衍伸的字,其意為原本被流放在外的人,現在回到他原來的地方,延伸比喻為一個人恢復到起初的狀態。聖經所提及的「被擄」,有三種解釋:第一是字面的意思,指一個人外在的身體、家產……等,因為戰敗而被敵人擄掠到外地去;第二是屬靈的意思,指一個人被慾望與魔鬼引誘行惡,其生命為惡所擄7;第三則是比喻的用法,例如「耶和華歸回被擄而返的約伯……」(伯四二10),聖經將約伯的受苦比喻為「被擄」,來形容約伯從受苦的窘境恢復到以前豐富的光景。

當他們被釋放,再一次與神和好,那股歡欣的雀躍是無法用言語形容,詩人說:「好像作夢的人」,來形容這個不可思議,發生了大大超過他所期待的事。事實上,七十年時光之於一個人一生的年歲來說,是個不算短的日子,當他們聽見耶利米先知預言他們七十年後必得歸回之際,想必不少人嗤之以鼻,也必定有不少人躲在岸邊觀望,但仍然會有一群相信這應許的人,他們不知經歷多少眼淚與嘆息,默默期待等候這應許的實現,直到巴比倫被波斯瑪代王古列所滅,詔告天下將猶大人釋放,讓他們歸回到故土時,一切竟美夢成真。

第2節中的「笑聲充滿我們的口……我們的舌是歡樂的」,意思很清楚是指當時的選民充滿歡樂的笑聲,所說的話都是帶著喜悅的心境,因神所應許的果真實現而大大驚奇,連之前辱罵、嘲笑他們說「你們的神在哪裡呢?」8的外邦人,也感到驚奇,難怪他們親眼見到這個事實的時候,最終也不得不承認:「耶和華向他們行了大事」。

之後詩人在第3節藉由外邦人所說的話,再次稱頌:「耶和華向我們行了大事」來彼此鼓舞,然後接著說:「我們就歡喜」。這種情境與亞伯拉罕重建信仰,修復與神的關係所得的「喜笑」(創十七19,二一6),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因為有神的選民藉著祂的大能所經歷的奇遇,使這些事蹟成為見證神的最佳例證。

流淚撒種


第4節詩人用命令式的「求祢歸回」,向神呼求:「求祢歸回我們的被擄而返」。神要行大事的前提,乃要相信祂的人流淚撒種,然後再一同與神享受歡呼收割的愉悅。在這期間,一旦發生困難重重的挑戰時,他們要先向神呼求,才會有機會「關關難過,關關過」。

人向神呼求蒙垂聽的前提,就是所呼求的事也是神所願意的事,要不然就是「妄求」,也就是祈求的目標或動機不合乎神良善的旨意。所以雅各長老會如此說:「你們祈求也得不到,因為你們不當地祈求,為要在你們的享樂中浪費(直譯)」(雅四3)。

第4節中的「南地(Negev)」,意思就是南邊;南地接近沙漠,是乾燥、不毛之地,但在雨季之時,天降大雨,河道便充沛盈溢。9詩人期待收割的歡愉到來以先,希望神能改變他們的境遇,所以才接著說「像南地的河水」,這指著他們回國的時候,一切百廢待舉,無論是人、物資、財力……等,稀少得像南地乾旱的小溪一樣,詩人向神呼求,求主感動更多的人能回到故鄉,像雨季來臨的時候,乾溪成為大河湧流,奔向錫安。

在第5節中的「撒種」,意思是將種子撒在耕地上,第6節的「皮袋」,是指用來裝貴重物品的皮革製袋子;詩人用「種子的皮袋」,來表達所撒的種子是有價值的東西。這乃是因為種子的珍貴在於原本每個子粒都可作為食物,但農夫必須割捨一部分子粒,忍痛將原本可以現在吃的東西留下來,然後等到播種期時,將它們撒在農地上;要不然,明年就沒有得收成。看起來目前好像是失去,但事實上,是讓未來的一年後再度有豐富的糧食。難怪詩人會說「流淚撒種」,這種價值,不單單是種子的價值,也表示人力付出的價值,需要勤勞、犧牲、恆心與毅力,才能有機會收成。

當時為數不多、被神感動而歸回的五萬人,他們早已在被擄之地生根發展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如今他們毅然決然地拔出他們的根,願意放棄穩定的生活,回到對多數人來說是個未知遙遠的憧憬,我們可以把這樣付出極大代價的舉動視作「撒種」。

沒有經過流淚割捨,種子沒有經過腐爛、消失於泥土中而深入地下發芽,是無法使種子增加的。同理,沒有把侷限自己成長的「外殼」打破的人,是無法過得勝的生活,享受得到禾捆的歡愉。主耶穌說:「……若非一粒麥種落在土裡死了,它仍舊是一粒;但若它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

有時我們必須捫心自問,為什麼無法體驗神的大能?或許是因為不願成為「一粒麥種」破碎自己,乃堅持己意、照著自己的意思行,一直處在與神對立摔跤的地方,試問怎麼可能承受恩典的果實呢?我們不要老是停留在只等神顯奇蹟為我們開路、過紅海的階段,「撒種」與「收割」是比喻經過艱苦而得到的成果,要進一步去體會人撒種、神使它長大的經歷,自己不付出只把責任丟給神是不夠的。

歡呼收割


第5節的「收割」,意思則是從田地、果樹或是葡萄園,收集所生產的農作物;第6節最後的「禾捆」,原來指的是將收割後的穀類的莖梗豎立起來,綁成一束束,此字也可引申為將某事完成並有正面的結果。

若我們回到本詩的場景,當他們到了耶路撒冷時,一切百廢待興,並且種種的挑戰接踵而來,諸如重建聖殿的工作被當地人所反對、甚至最後停工,還有自己的生計出問題、作物歉收……等。我們若試著把「重建聖殿完工」標示為他們回歸工作的里程碑的話,便可將之視為「收割」之時。因為聖殿重建完成,不但是實踐神所應許的預言,也可視為他們能夠克服種種困難而定居下來的最佳代言。

第6節中的「他必出去」與「他必回來」,詩人用了加強語氣的用法,10強調這個動作確定會發生。當發言者使用這種結構時,聽者便不能在以後聲明說:該發言者沒有表達得清楚。11換言之,詩人想要強調「出去並流淚」的,必會換回「必回來歡喜地」;「帶著裝種子皮袋的」出去,必會換回「帶著他的禾捆」回來;「流淚撒種的人」的結果,必是「必歡呼收割」。

此時想起耶穌所說的「種子長大的比喻」,12耶穌所描述的過程:撒種、地生五穀、發苗、長穗、結子粒、收成……等,是如此的平凡,但其中有一句話意境很深:「然後他睡覺又醒來黑夜與白天,這粒種子發芽與生長,同時他自己也不知道(直譯)」(可四27)。原來在神的國度有一種信心,我們姑且稱之為「動態的信心」,也就是相信的人必須以一連串信心的行動來等候成果,就像務農的農夫一樣,每天付出行動來等候收成。

以色列人用七天繞耶利哥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看起來每次繞城完畢,耶利哥城依然好好的屹立著,他們能做的就是安靜地繞城,等待最後信心的果實結出並成熟,神就使城倒塌。此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忍耐地做完我們該做的事,就像雅各長老所說的:「因此你們務要忍耐,弟兄們哪!直到主的來臨。看哪!農夫等候這地裡寶貴的果子,為它忍耐,直到得了秋雨和春雨(直譯)」(雅五7)。農夫在等候的同時要「為它忍耐」,也就是要為將來產出的果子忍耐,發苗時就做發苗該做的事,長穗時就做長穗時該做的事,這就是筆者所稱的「動態的信心」。

筆者又想起「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眾人耳熟能詳的成語,簡單說就是:「種什麼,就收什麼」,正如保羅所說的:「那撒種在自己的肉體的人,他必從肉體收成敗壞;但那撒種在聖靈的人,必從聖靈收成永遠的生命(直譯)」(加六8)。筆者就以著名的法蘭西斯的禱告文(Prayer of Saint Francis),作為本篇的結尾。

主啊!願我成為祢和平的使者
在滿是憎恨之處,讓我播下愛心的種子
在滿是創痛之處,讓我播下寬恕的種子
在滿是疑慮之處,讓我播下信心的種子
在滿是頹喪之處,讓我播下希望的種子
在滿是黑暗之處,讓我播下光明的種子
在滿是愁苦之處,讓我撒下喜樂的種子



註:

1.The Hebrew Bible: Andersen-Forbes Analyzed Text (Francis I. Andersen; A. Dean Forbes, 2008)

2.Matthew Henry, Matthew Henrys Commentary on the Whole Bible: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in One Volume (Peabody: Hendrickson, 1994), 932.

3.水庫通常是在成分為石灰岩的山中開鑿。蓄水池內部必須漫上石灰灰泥,才能將雨水引入池中。但這些水庫往往會出現裂縫,以致存水漏出,農夫喪失維生的必需品。──華爾頓等著,李永明等譯《舊約聖經背景注釋》,校園書房,第891頁。

4.參見《耶利米書》一章10節。

5.James Swanson,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Hebrew (Old Testament)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1997).之後本篇文章的字義,若無特別表明,則亦出自同一出處。

6.參見《雅歌》五章2-6節。

7.參見《羅馬書》七章22-24節。

8.參見《詩篇》四十二篇3、10節。

9.巴勒斯坦的乾河在雨季與一般氾濫的河水無異,但到了夏天最需要水的時候,卻只有小量的水,甚至無水。在耶路撒冷以南的乾燥沙漠地帶,這些乾河間歇性的氾濫,能為當地帶來滋潤和生命。(華爾頓等著,李永明等譯《舊約聖經背景注釋》,校園書房,第774頁。)

10.此句子的結構是由動詞X的不定詞絕對式(Infinitive absolute of root X),加上該動詞X(通常是未完成式動詞)所組成的構句,例如第6節中的「」的動詞不定詞絕對詞的「出去」,加上未完成式動詞的「他出去」所組成,意思是指「他必定會出去」的意思。

11.Christo Van der Merwe et al., A Biblical Hebrew Reference Grammar, electronic ed.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9), 158.

12.參見《馬可福音》四章26-29節。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