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被神環繞的民 ◎撰文/黎為昇 ◎期數:483期 ◎2017.12號
進度:詩篇一二五篇1-5節
直譯經文:

當詩人經過一番的掙扎之後,體會到若不是神的幫助,他早就被世界的網羅所吞滅,這也讓他再一次地體認到:所信靠的堡壘必不動搖。而過去的爭戰是外來的,是來自於周圍世界的,迨經過一段精練之後,詩人看見世界的真相,知道神幫助的重要;因此,如今神要他發現,要對付的爭戰開始轉向他的「裡面」。

上行之詩的第六首,可以用以賽亞先知的話作為總結:「你們要對義人說:因為有福,因為他們要吃行為的果子;惡人有禍了,災難,因為他的手的報應必發生(直譯)」(賽三10-11)。因為在舊約中,常見到神將生命與死亡、福氣與咒詛設立在選民面前。之所以會有好的福氣,乃是因為來自賜福的神所賜的應許,他們必得穩妥(第1節)、安全(第2節),不總是落在惡人的陰謀之下(第3節),並蒙神的善待(第4節);且神必出手將這些惡人給趕出去,然後平安就臨到以色列(第5節),甚至有些猶太拉比認為,這首詩是指末後彌賽亞日子到來的情境。2

倚靠神的人


什麼是「倚靠」,就是相信某人或某物到了依賴的程度,就好像遇到約瑟的波提乏與司獄一樣,那些已經交給約瑟的事,一概不察,因為他們深信約瑟會處理好一切。在本詩的一開頭,便將焦點指出是「倚靠耶和華的人」,也就是會把他們的事交給神,不再過問其結果,因為他們相信神會處理好一切,指引最好最妙的道路,其結果也必讓愛神的人得益處。

第1節中,Nifal形式的動詞「動搖」,意思是使某物或某人蹣跚而行;3而「屹立」則有居住之意,指在某段時期停留在某個地方且停留較長時間的含義。4詩人之所以以「錫安山不動搖,永遠屹立」為喻體,乃因大衛先在錫安山建立大衛城(撒下五7;王上八1),因此錫安有大衛家的寶座,用此來象徵神的王權,是一座蒙受保護、堅立的城(詩四六5)。

為何我們的生活不穩固呢?因為「穩固」不在我們身上,穩固是從主而來。有時我們對自己的自信更甚於對神的信心,寧可靠自己,相信自己大過相信神,但這類的人就好像義大利比薩教堂的鐘塔,終必因地盤下陷而傾斜。詩人形容那些倚靠神的人像錫安山一樣堅固,他們的心藉由對神的信心而被建立,他們的心思意念必真實地停留在神身上,正如詩中所說:「好像錫安山不動搖」,因為這樣的地基是磐石,倚靠祂的必不羞愧。

另外,新約將錫安山稱作「永生神的城邑」以及「天上的耶路撒冷」(來十二22),換言之,耶穌稱她為被建在磐石上的「教會」,並且說:「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直譯)」(太十六18),所有蒙受福氣的人也必因教會的穩固而獲得滿足,使信靠祂的人也必被建立。這樣的信心,必成為他們生命的定心丸,因為錫安山、永生神的教會,是一個受到應許所支持的聖山,她不會被空中屬靈的惡者移除,也不會被牠的狡猾與能力所除去,耶路撒冷中的居民也不會因自己以為的正直,試圖從錫安中脫離;而且這座神的山,必「永遠屹立」在永恆的榮耀中。

神的保護是全面的、永恆的


第2節副詞的「環繞」,意思是某物或某人在其中被包圍或包裹起來。詩人說:「耶路撒冷眾山環饒著她」,因為耶路撒冷的東北邊是摩利亞山(或稱聖殿山)、東邊是橄欖山、東南邊則是Jabel Mukabbir山,而城中則是錫安山、南邊是俄斐勒山(Ophel)5,以及西北面的各各他山。雖然這幾座山相對於耶路撒冷來說並不是很高,但當人從平地上行到耶路撒冷的時候,是無法看見被眾山所隱藏的耶路撒冷城,除非要爬到那些山上,然後才能看見她,也因此這樣群山環繞的城市,的確是易守難攻的。

正因為耶路撒冷隱藏在眾山的裡面,或者說她得著眾山的保護,所以詩人以這樣的背景來象徵神的保護,點出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穩固。詩人用耶路撒冷的山成為最佳屏障的例子,來類比一個願意與惡人的權杖作戰並願意將自己交付神的人,將在祂的保護之下得享安全,不受敵人一切的凌辱,他必得神全面性的保護,就像耶路撒冷一樣,被諸山所隱藏。同樣地,我們這些已經受洗歸入基督的人,雖然對世界來說,我們已經死了,但保羅說:「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起被隱藏在神裡面(直譯)」(西三3)。

另一方面,詩人用眾山來象徵永恆的穩固,因此他才會說:「……從現在,並且直到永遠」。以屬靈角度來說,永恆的基礎乃建立在神永不改變的盟約之上,神就是那忠貞守約的丈夫,必永不離棄祂以「公義、公平、慈愛、憐憫」為聘金所娶的妻──以色列(何二19),因為神接著說:「也以信實聘定妳歸我,妳必認識耶和華(直譯)」(何二20)。這「信實」,就是指某人或某項標準值得信賴的意思,難怪以賽亞先知引述神的話說:「『因為眾山可以挪開,眾坵可以撼動,但我的慈愛必不從妳挪移,而且我的平安之約也不撼動』,這是憐憫的耶和華說的(直譯)」(賽五四10)。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會改變,人會變、環境會變,風俗、法律會變,甚至連朝代、國家都可能改變,在這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是穩固的、是永久長存的。然而一座山過去存在,現在這座山仍然也在那個地方,山便給我們一種穩固不動搖的感覺。神更是如此,即使「山崩變為無有;磐石挪開原處(直譯)」(伯十四18),神卻是永不改變的,祂的約也是如此,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道出這樣的想法:「……天地如同衣裳將被改變,但祢是一樣,而且祢的年歲沒有窮盡(直譯)」(來一12)。

這是一場由外至內的爭戰


第3節中,「惡人的權杖」的「權杖」,是指有裝飾過的拐杖,象徵權能與統治(結十九14),因此「惡人的權杖」的意思,是指惡人管轄或統治的領域。而「義人的分」中的「分」,所指的是產業,也就是得著授與的領地,常常是掣籤而定所配給的土地(書十五1)。事實上,在第3節中所指的,是惡人與義人的爭戰,因為所謂「惡人的權杖落在義人的分上」,意思是義人的產業權被惡人染指,使義人失去該產業的自主性。因此義人唯有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家園,才不至於失去他所配給的土地。

然而,詩人接著說「免得義人會在惡中伸出他們的手」,所謂的「伸出手」,雖然是付諸行動的意思,但往往這種說法有負面的隱含。例如大衛被掃羅追殺期間,有一次大衛幾乎可以毫不費力就將在山洞裡正大解的掃羅殺死,但大衛說:「我沒有伸出我的手害我的主,因為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直譯)」(撒上二四10)。即使是義人,若沒有神的保守,他也極有可能「在惡中伸出他們的手」;因此神不會使義人的產業權被惡人染指,目的也是防止義人陷入罪惡之中而得罪神。

有時惡人侵犯義人的分已持續一段不算短的時間,那時義人本身便會有企圖讓自己所說出的話與所做的手段和惡人一樣的意念,最可能發生的原因是,時間太久他們厭倦了等待,「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的想法佔滿了這人的心思,因此漸漸產生放棄神的承諾的趨力,甚至最終成為實際的行動。

其實,神知道我們的極限,我們若選擇放棄,則意味著我們放棄一次讓我們生命成長的機會。難怪大衛在他晚年所做的一首詩中,6第一句話就是「你不要因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妒忌那行不義的人(直譯)」(詩三七1);之後又語重心長地再次叮嚀,說:「你要為了耶和華靜默,耐性等候祂,不要心懷不平因作惡的人道路亨通(直譯)」(詩三七7);接著又不厭其煩地再叮嚀一次,說:「你要讓怒氣離去,並且撇下忿怒,不要心懷不平而行惡(直譯)」(詩三七8)。這很可能是他一生在經歷種種諸如掃羅身邊的人毀謗、掃羅與押沙龍的追殺……等事件之後,所粹鍊的人生經驗的結論。

之所以詩人會給義人「惡人的權杖不會落在義人的分上」的這樣承諾,乃是因為詩人所在乎的不是物質的產業,而更指的是「屬靈產業的分」。否則亞哈王用計佔據拿伯的產業,拿伯不但保不住他的祖產,甚至最後連生命也喪失了,那該如何解釋「惡人的權杖不會落在義人的分上」的承諾?善惡的爭戰中,最不易察覺或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就是心田,因此詩人把得勝者定義為「為善」和「心裡是正直」的人,把失敗者稱作「偏行彎曲的人」。這也是他為什麼祈求神:「免得義人會在惡中伸出他們的手」。義人必須經歷過屬靈的爭戰,戰勝罪惡的威嚇與試探,目的就是不要讓惡的勢力侵蝕了義人生命的良田。

若我們的內心尚未察覺有肉體的力量成為屬靈成長的牽絆,那可能我們正處於軟弱的良心之中,對罪的察覺與對神的信心不足,以致於我們被肉體的慾望纏累到靈性漸漸失去了知覺。事實上,當我們受洗後,因我們的良心被主的寶血洗淨,因此我們內在靈性的知覺如同死裡復活般被神喚醒,我們便可被聖靈所引導,走上神所喜悅的道路。然而此時,我們同時也察覺到來自肉體的律比周圍的世界更可怕,甚至有時自己已被它左右而不自知,因為這是在我們裡頭的「老我」或是保羅所說的「舊人」。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是要付出代價的,保羅將這種情境描述為「體貼肉體與體貼聖靈」之戰,而且這拉鋸戰竟然也是選擇生命、平安或選擇與神為敵的關鍵所在(羅八5-7)。

為善?偽善?


過去英國精神病院測試病人的病情,就是將水龍頭的水打開,然後要他們把水舀出來,看他們會不會在舀水前關水龍頭,以此來判斷他們是否痊癒。同樣地,要測試一個人是否真心悔改,端看這人在言語、行為與心性上是否有所改變,而且是真真實實的改變。

第4節中所謂的「善、好」,意思是有價值、有好處、會有喜悅的感覺,因此「為善的人」的意思是:一個人在神的眼中是好的,因此神使他們對自己所做的感到有價值、有好處、會有喜悅的感覺。「正直」,就是道德上的純潔,並且根據一個標準來判別,是合宜、正確之意。至於第5節中Hifil動詞形式的「偏行」,有斜向一邊行進或引導遠離某條道路的意思;7「彎曲」的意思則是指非直線的道路,難以駕駛並要慢行的道路。因此「偏行彎曲的人」,指的是一個人的言行、品格從正路上走偏,在神眼中不再是善的、好的。

詩人將「為善的人」與「偏行彎曲的人」作對比的目的,不是指這個人完全無罪,或品格上一塵不染,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正如保羅所說的:「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故詩人用此對比的手法,來描述「為善的人」就是「心裡是正直的人」,是那些誠誠實實,沒有虛假為善的人。而「偏行彎曲的人」,可能一開始讓人以為他是公義正直的,然而因為害怕惡人的杖,便從道理的根基上脫離,並用隱惡的方法、間接的方法等,來預防麻煩或擺脫困境。這類的人,神視他們等同於那些罪惡的人,並要把他們趕出祂所眷顧的園地。相反地,Hifil形式動詞的「善待」,意思是使某人成功、昌盛、具有利的環境,並且在生活中沒有困難;換言之,神會善待那些使祂喜悅的人,幫助他們戰勝罪惡,給於他們平安的環境。

真平安是得勝者的戰利品


詩人在最後一句話說:「願平安歸於以色列」。詩人深信神必賜福給祂的百姓,並以賞賜平安作為最佳的明證。原來「平安」不是只有感覺的狀態,更是勝利的果實,難怪在下一首上行之詩中,詩人會以更深入的表達指出什麼才是「平安歸於以色列」,讓我們拭目以待。



註:

1.The Hebrew Bible: Andersen-Forbes Analyzed Text (Francis I. Andersen; A. Dean Forbes, 2008)

2.Matthew Henry, Matthew Henrys Commentary on the Whole Bible: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in One Volume (Peabody: Hendrickson, 1994), 932.

3.Ludwig Koehler et al., Th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Leiden: E.J. Brill, 1994–2000), 555.

4.James Swanson,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Hebrew (Old Testament)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1997).之後本篇文章的字義,若無特別表明,則亦出自同一出處。

5. 俄斐勒(代下二七3,三三14;尼三26、27),就是山丘的意思。

6.參考《詩篇》三十七篇25節大衛所述:「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

7.Ludwig Koehler et al., Th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Leiden: E.J. Brill, 1994–2000), 693.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